第920章 唐王内阁(2 / 3)
。
有了内阁之后,刘俊的未来就会更加轻松。
有事情就交给内阁去商议,刘俊就只要看一下结果就好了。
而且天下诸侯就剩下刘备、刘璋、曹操、孙策。
刘俊占据了最大的地盘,最多的人口,没必要那么劳累了。
可能有人说,内阁的弊端就是导致刘俊的权力被架空。
刘俊对这一点压根就不担心。
枪杆子出政权,刘俊了熟于心。
只要手握兵权,谁都没办法动摇刘俊的权利。
“劳累了这么多年,也该享受享受了。”
刘俊已经开始畅想着未来的大好日子。
郭嘉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名单上所有人。
由于刘俊封王,田丰、沮授等人都还在洛阳。
郭嘉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把名单上的谋士们通知到位。
众人没想到刘俊要设立内阁,而且他们还是名单上的存在,顿时大喜不已。
特别是贾诩,他隐隐看到了自己位极人臣的曙光了。
如果是贾诩的主公是曹操或者刘备,贾诩一定会低调做人。
在刘俊的手中,贾诩很少受到委屈,经常得到重用。
刘俊也不希望贾诩过于低调。
刘俊可是唐王啊,隐隐有谋士第一人的贾诩要是低调了,刘俊都不会高兴。
最激动不是诸葛亮、庞统这两个后进,而是李儒。
李儒本该是被处死之人,可刘俊一直重用,如今更是位列内阁名单之中。
李儒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受到刘俊这么大的重用。
于是乎,贾诩、郭嘉、田丰、沮授、诸葛亮、庞统、李儒,全部来到了刘俊的书房。
刘俊已经在书房之中,笑呵呵地等着他们了。
“参见主公!”
贾诩等人恭恭敬敬地向刘俊行礼。
“起来吧!
今日叫你们过来,是要成立唐王府内阁。”
刘俊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出来。
贾诩拱手道:“我等也看过主公的手稿,对内阁的成立,没有任何的异议。”
“我等附议!”
郭嘉等人都一一回应。
内阁成立之后,他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反对的都是傻子。
刘俊笑了笑,然后对众人说道:“那好!
现在吾就开始给你们讲解一下内阁的制度。”
众人聚精会神聆听着刘俊对内阁的讲解。
内阁的主要职能包括票拟,即对刘军所有政、军、民等事务进行初步审议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仍在刘俊的手中。
内阁成员都称之为大学士,且没有固定的人选。
刘俊初步定下规矩,每隔五年重选内阁成员,如此循环。
如何选择,由刘俊及其继承人确定。
内阁设立席与次席大学士,可连任,但不多于两届。
但只限于席大学士。
席大学士总管内阁所有的工作,也是内阁主要负责人。
一旦席大学士生突事故,例如:革职、病故、丁忧、请辞等原因,次席大学士可暂代其职。
而且内阁成员,并不仅仅只限于文臣,武将也能够为内阁成员。
现在情况特殊,武将们都要外出征战,故而未有其武将在第一届的内阁。
再说了,就算刘俊让武将加入到内阁,恐怕也没几个愿意的。
接下来还将各种细节和工作划分给说了出来。
贾诩、郭嘉、诸葛亮等人听得入神。
刘俊把内阁各种制度都讲解得那么细,简直就是让他们震惊不已。
贾诩、郭嘉、田丰就对席大学士很感兴趣。
谁要是成为席大学士,还是内阁创立之初的席大学士,绝对是名留青史。
只是可惜,顶多就是连任两届,顶多就是十年。
诸葛亮对于刘俊的设计十分佩服。
每隔五年就要重选,这就可以让内阁成员有危机感,时刻表现自己,同时也避免了尾大不掉、架空权力的风险。
可以想象,刘俊这个内阁推出来,五年之内,文武百官都会奋力表现。
毕竟刘俊也没有说武将不能进入内阁。
文武之间就保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