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冢虎到荆州(2 / 3)

加入书签

,直接原地驻扎,预防孙策和周瑜再出诡计。

战乱一停,荆州也变得安稳起来。

荆州的世家大族们早就猜到孙策会失败。

毕竟荆州的水军战力或许比不上江东,可数量庞大啊。

很多次击败江东水军,荆州水军都是付出巨大的伤亡才实现的。

但这点伤亡对荆州来说,不过是耗费多一些钱粮而已。

损失的战船,继续建造就是了。

死伤的士兵,那根本就不用管。

中原战乱不已,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逃亡到荆州。

荆州各世家哪个不是趁机挑选家奴啊。

士兵死的再多,再招募就是了。

这世上多的是吃不饱饭的人。

为了一口吃的当兵,与被饿死相比,很多人都愿意当兵。

人数一多,甚至还没有机会当兵呢。

贱民就该有贱民的认知。

荆州大部分世家都已经烂透了,只是他们自己习以为常而已。

此时,荆州的官道上出现了一辆马车。

马车主人就是司马懿和他妻子。

从河内郡出之后,司马懿一路马不停蹄,一直往南。

等司马懿进入荆州之后,就现传闻中富庶的荆州居然时不时有流民出现。

细问之下,司马懿才知道这些流民是从豫州来的。

他们希望前往荆州讨活路。

由于曹操将豫州和刘俊之间的各路通道都封锁了,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想要跑到颍川和兖州都不可能。

傻子都知道刘俊和曹操之间必然再次爆激烈的战争,百姓们害怕受到战火的波及,悄悄地前往荆州。

最起码荆州没有太多的战乱。

能够成功到达荆州的流民很多都是身体强壮且运气好的。

大部分百姓都死在了半路上。

看到这一幕,司马懿微微皱眉。

一直都在河内生活的司马懿,印象中只有黄巾之乱的时候,路面上才会有这么多的流民。

这点小细节,司马懿将其记在了心中,暗道:“看来荆州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

司马防在司马懿出之后派人给司马徽送去了书信,希望司马徽能够照顾好司马懿。

司马徽乃是颍川人士,与河内司马氏为同宗。

司马徽名声响亮,精通各种奇门、经学,一直都在颍川定居。

然而由于刘俊委任李儒为颍川太守,对颍川各世家进行高压政策。

司马徽认为颍川迟早会爆动乱,恰逢刘表设立学校、学官,广邀天下名士,司马徽就直接来到了襄阳。

本来司马徽也想在荆州安定下来,在刘表那里谋取一官半职。

可短暂接触之后,司马徽现刘表这厮老奸巨猾,性格也有缺陷,不适合当一个明主。

司马徽选择在襄阳隐居,淡泊名利。

由于司马徽的名声响亮,致使刘表多次派人来请,且都被拒绝。

荆州名士庞德公、庞统、及其他隐居的大才像诸葛亮、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也多有与司马徽走动。

其中庞德公和司马徽的关系最好。

司马徽称呼庞德公为兄,庞德公称呼司马徽为水镜。

水镜先生自此诞生。

靠着庞德公的关系网,司马徽在荆州的小日子过得舒坦。

在得到司马防的书信之后,司马徽就开始了安排。

如今司马徽和庞德公两人在襄阳城外的十里亭等候着司马懿的到来。

庞德公一脸的富态,举止优雅,对司马徽问道:“水镜,你那远房侄儿果真有大才?”

其实庞德公是不想来的,但司马徽却说司马懿有惊天动地之才,要不是好友,司马徽才不带庞德公过来。

“兄长,等候亲眼看看便是了。”

司马徽也有点烦了,庞德公已经问了这个问题三遍了。

庞德公还想说点什么,官道上就出现了一辆马车。

司马懿事先出现在马车外,并且在马车上插上了一张小旗。

司马徽马上就看出了这是司马懿了,急忙拉着庞德公出来迎接。

司马懿远远地看到两个儒雅的文人在等候,心中已经断定其中一个必然是司马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