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乐坛反响激烈(3 / 4)

加入书签

节前夕,一场特殊的线上纪念活动悄然启动。

主题名为:“替未敢言者声”

任何人可在“千江计划”

官网上传一段语音,内容不限,只需承诺??这是你内心最想说却从未说出的话。

七十二小时内,提交量突破四百万条。

有退伍军人哽咽讲述战友牺牲真相;

有家暴幸存者次公开伤疤录音;

有个十五岁少年坦白自己是同性恋,害怕父母知道;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录制的最后一句话:“妈妈,其实我一直都知道病情,但我装作不知道,是因为我不想看你哭。”

每一条语音都被转化为独特音符,汇入《春江花月夜》的衍生交响??一部名为《人间低语》的巨型声音装置作品。

五月一日劳动节,这部作品在全球十二座城市同步展出。

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厅中央悬挂着一面由数千个小喇叭组成的“声音森林”

,每一秒随机播放一条匿名心声。

参观者戴上感应手环后,设备会根据心跳频率推送最契合的语音片段。

许多人进去时轻松拍照,出来时红着眼眶。

一名记者蹲守采访观众感受,得到的答案惊人一致:“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了。”

而在展厅角落,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数据:已有68,321人点击“我也想说”

,并成功上传自己的声音。

与此同时,苏黎团队捕捉到异常现象:每当《人间低语》展出期间,当地主流社交平台关于“抑郁”

“孤独”

“想死”

的搜索指数平均下降127,而心理咨询热线接通率上升41。

她在内部报告新增结论:声音的共鸣,具有心理疗愈的群体效应。

夏天再次来临,陆钏受邀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会议。

他在演讲中没有谈技术、版权或政治,只讲了一个故事:

“小时候,我爸带我去草原采风。

路过一户牧民家,门口坐着个聋哑小男孩。

他不会说话,也不听音乐。

可当我爸弹起吉他时,那孩子突然跑过来,把耳朵贴在音箱上,然后用手在地上画了一条曲线??起伏、跳跃、带着呼吸感。

我爸说,那是他听过最美的乐评。”

台下寂静无声。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为了取悦谁。

它是给那些说不出话的人一张嘴,给那些看不见光的人一双眼。

当我们允许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时代才会真正开始进步。”

掌声经久不息。

回国第二天,热搜出现一条离奇消息:某ai语音公司现,大量用户在定制“虚拟亲人”

对话时,主动要求加入《春江花月夜》背景音。

数据显示,此类对话平均持续时间比普通模式长38倍,情感满意度提升67。

网友调侃:“连ai都知道,有些话得配上这支曲子才敢说出口。”

陆钏看到后笑了。

他知道,这支曲子早已越音乐本身,成为一种精神契约的象征??关于诚实,关于勇气,关于相信。

秋分那天,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自称是台湾老兵后代,父亲临终前留下一盒老磁带,标签写着:“大陆来的陆先生送的曲子,我听了三十年,每次都想家。”

磁带内容经过修复后,竟是一版1985年的《春江花月夜》现场录音,演奏者正是陆明远本人。

音质斑驳,却情感充沛。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结尾处,陆明远轻声说了句:“献给所有被海峡隔开的耳朵。”

消息传开,两岸多个民间团体联合起“共听一江月”

活动。

十一国庆当晚,厦门与金门同时点亮灯光秀,背景音乐均为《春江花月夜》。

无人机编队在夜空中拼出诗句:“千里共婵娟”

,随后缓缓化作一只展翅白鹭,飞向星空。

一位台湾网友留言:“原来我们恨的从来不是彼此,而是太久没人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温柔地想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