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真侯爷假钦差(2 / 3)
你是说,江竹松与工部的官员,把户部拨下来的银钱贪墨了?根本就没有加固河堤?
江竹松封锁州府要道,怕灾民逃向燕安?急着修河堤是为了掩盖罪证?”
李掌柜沉声道:“侯爷,小的只是个掌柜,也只是听得这么个传闻,事实如何,并非是小的能知道的。”
姜远点点头,李掌柜并非刻意隐瞒什么,而是他只知道这么多,虽说得不明确,但意思却是很明显。
姜远握了握拳头,骂道:“江竹松这个狗官真是该死!”
李掌柜又道:“这泷河县令唐明志,去年冬根本就没有修过堤,但却向商贾、百姓强征了护堤钱。”
姜远皱眉问道:“唐明志这人如何?”
李掌柜摇摇头:“此人心黑手辣又圆滑,在泷河县私设税赋多达几十种,咱盐业总司刚来这里开分号时,就被他刁难过,还是沈大掌柜写了书信来,才将他搞定。
而且泷河县里许多产业都是他的,人称唐半城。
昨日您打杀的那三个泼皮,就是他牙行的伙计,明面上是他小舅子的,但实际上却是唐明志的。”
姜远听得这些话,对泷河县令唐明志这个人依旧模糊,但李掌柜说他心黑手辣,姜远却是见识过了。
周家村外的官道上,那被杀的数百灾民就是证明。
姜远思索了一番:“老李,本侯修书一封,你派人送往燕安!”
李掌柜闻言又是一叹:“侯爷,您可能还不知道,现在不仅是灾民出不了淮州府地面,就是咱们盐行的人也出不去!”
“为何?”
姜远讶然问道:“江竹松这么大胆,盐行的人也不让出?”
李掌柜沉重的点点头:“江竹松在辖下各县张贴出告示来说,为防灾后瘟疫肆虐,禁止任何人出淮州府。
别说出淮州府,就是各县的县城城门都紧闭,不得任何人出去,外面的人或许可以进来,但进来了就出不去了。”
姜远冷笑道:“江竹松还真是将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李掌柜又道:“如今不让出城,这泷河县粮价已涨至一千文一斗,倒是让粮商了大财,对了,那粮行据说也是唐明志的。”
姜远怒道:“这就是他不开官仓赈灾的原因?!
他娘的,大周居然有如此狗官!”
此时门外传来一声重物倒地的声音,李掌柜很是警觉,喝道:“谁在外面!”
李掌柜急步冲至房门前将门拉开,却是没见着人,只有墙角处倒着一个簸箕,一阵风吹来,簸箕中的枯树叶正迎风打转。
李掌柜阴沉的脸缓了缓,站在房门口张望了一番,这才退回房内将房门关上。
这也怪不得李掌柜紧张,他在商贾与官面之间游走了半辈子,官面上的种种他也见过不少,听过不少。
姜远为查水灾之事而来,而整个淮州府瞒报灾情,泷河县又是受灾重地,若被他查出真实情况,淮州府的官员恐怕都得要死。
姜远像流民一样来到此地,李掌柜已深信他是被人在半路刺杀了。
淮州府上下的官员为了自保,没有什么事是他们干不出来的,此时就不得不万分警惕。
姜远见得李掌柜回来,拧眉问道:“刚才是何动静?”
李掌柜长吐了一口气:“侯爷勿慌,应该是风将杂物吹倒了,我已令燕安来的伙计严密防守了,外人应该进不来。”
姜远点点头,李掌柜虽然只是个分号掌柜,办事能力还行,目前来看也还算忠心可靠。
姜远也能隐约猜出,李掌柜之所以想要助自己打穿淮州府黑幕,并非是他有多嫉恶如仇,也并非对流离失所的灾民有多怜悯。
而是在将自己误认为钦差后,想借此立功,毕竟在李掌柜看来,自己与赵祈佑的关系非同一般。
他如今势单力孤,又有伤在身,在这泷河县没有任何助力,现在能倚仗的也只有这里的盐业分号。
既然是这般,他决定就以这泷河县为突破口,先拿唐明志开刀。
对付一个小县令,要比一上来就与府尹开战容易得多。
“老李,去往燕安方向肯定封锁极为严密,我修书一封,你派人送往朱武关,请朱武关副将郎显将军调兵来帮我!”
朱武关的守将是徐幕,但自从平了江南之乱后,徐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