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五月江来四十船,洪旭引荐何良焘(2 / 2)
的惊喜”伪装成“遇到所需人才的惊喜”,
“幸会幸会!敢问何兄的西洋炮学和修筑西洋铳台的本事,是在哪学的?”
“不敢说精通,但愿能为永明镇略尽绵薄之力。”
何良焘忙拱手回礼,语气谦逊,
“在下早年在澳门做通译,常与西洋传教士和商人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学了些炮学的皮毛,也跟着他们学了点筑铳台的法子,算不得精通。”
“那烈侯兄是何时来的永明镇?”李国助追问。
“去年来的。”
何良焘答道,
“永明镇造的火炮质量上乘,连澳门卜加劳铸炮厂都比了下去,又是咱华人自己铸的炮,在下岂能不来见识一番?”
李国助心中释然,原来何良焘是被永明镇军火产业的名声吸引来的,倒是省了他日后寻访的功夫。
永明镇生产的燧发枪目前还是非卖品,对外出售的主要还是火绳枪,所以名声在外的主要还是火炮。
“何兄来得正好!”
他当即拉住何良焘的手,
“我正在设计一座山地上的棱堡,正遇到一些难题,你既然懂得如何修筑西洋铳台,就来帮帮我吧!”
何良焘眼中一亮,连忙应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两人携手走进舰桥,李国助从桌上取了两份图纸给何良焘看。
一份是东南山地营的勘测图,上面用炭笔画着山脊线、五处小型营垒遗迹的顶视图,甚至还画了简易的等高线;
另一份是他初步勾勒的山地棱堡设计图,上面五座棱堡的顶视图,没有尺寸,显然尚未完善。
他站在何良焘身旁,指着图纸,坦诚地道:
“实不相瞒,平原棱堡我还能琢磨出些门道,可在山地筑铳台,我着实不在行。”
“这龙潭山山脊上,原是建奴修建的五座营垒,本来也是很有章法。”
“可我想在它的废墟上建成没有射击死角的铳台群,却总在出铳台形状、炮位布局、工事衔接上犯难,不知烈侯兄有何高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