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振峰纪元:首富与国足的破壁困局(一)(1 / 2)

加入书签

许振峰的私人飞机降落在广市南沙国际机场时,舷窗外的城市正被暮色染成鎏金。机舱内,助理递来的平板上滚动着振峰集团旗下产业的季度财报——新能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7%,人工智能实验室突破三项全球顶尖技术,就连刚收购半年的欧洲奢侈品集团也实现了利润翻倍……

但他的目光却停留在最下方那行不起眼的小字上:“振峰足球队青训基地U19梯队获全国青少年联赛冠军,队内前锋周宇轩以18球当选最佳射手”。

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周宇轩的名字,许振峰想起六年前那个暴雨滂沱的下午。当时他刚从牛金城手里接过“横丰足球队”的股权转让书,俱乐部办公室的窗户漏着雨,球员宿舍的墙皮已经斑驳,连训练场上的草皮都稀稀拉拉露出黄土。

牛金城拍着他的肩膀苦笑:“许总,这球队就是个烂摊子,每年烧钱不说,别看成绩还不错,但已经走下坡路,想要夺冠都得看别人脸色。”

可许振峰却看着窗外被雨水打湿的队徽,突然说了句让所有人意外的话:“从今天起,它叫振峰足球队。三个月内,我要让这里变成亚洲最好的足球基地。”

彼时的许振峰已经是世界首富,他的每一个决策都能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

但收购一支濒临破产,成绩逐年下降的中超球队,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有钱没处花”的疯狂举动——毕竟中国足球的烂,早已刻进了一代人的记忆里。

从2002年世界杯昙花一现后,国足便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球员薪资虚高、青训体系崩塌、管理乱象丛生,连亚洲二流球队都能把国足踢得毫无还手之力。

可没人知道,许振峰的心里藏着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他是重生者。上一世,他也不是什么足球迷,但看着国足一次次在关键比赛中溃败,看着国内球员在场上散步、传球失误,看着足协出台的政策朝令夕改,最后只能听着他那些朋友骂骂咧咧,却也无可奈何。

这一世,他有了改变一切的资本和机会,而振兴中国足球,成了他财富之外某一个莫名的执念。

接手振峰足球队的第一个月,许振峰就砸下了20亿人民币。他先是拆除了老旧的训练基地,邀请德国最顶尖的设计院打造了集训练、康复、青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足球公园——恒温草坪训练场能模拟不同气候的场地条件,运动康复中心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肌骨超声仪和反重力跑步机,甚至连球员餐厅的营养师都来自皇家马德里。

紧接着,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换血计划”。上一世对足球运作的记忆虽然模糊,但他清楚记得那些被埋没的人才和被资本毁掉的天才。

他亲自拟定了一份“清洗名单”,将队里那些拿着高薪却出工不出力的球员全部挂牌出售,哪怕承担违约金也毫不手软。

同时,他让球探部门兵分三路:一路前往南美挖掘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一路在国内偏远地区寻找足球苗子,还有一路则盯着欧洲五大联赛的边缘球员——那些因为战术不合或伤病原因得不到机会,却仍有实力的球员。

“我要的不是短期成绩,是能支撑十年的体系。”在第一次教练组会议上,许振峰对着新上任的主教练、前巴萨助教胡安·卡洛斯强调。

他给卡洛斯的权限大到惊人:无需考虑转会预算,只要看中的球员,无论价格多少都能拿下;青训体系完全按照巴萨拉玛西亚的模式搭建,从U8到U19梯队,每个年龄段都配备专职教练和体能师。

更让人震惊的是,许振峰在接手振峰足球队的第二年,突然宣布以12亿欧元全资收购英超利物浦俱乐部,紧接着又以10亿欧元拿下西甲豪门巴塞罗那。

消息传出时,全球足坛都为之震动——利物浦是拥有欧冠冠军底蕴的百年豪门,巴萨更是有着“梦之队”辉煌的顶级俱乐部,这两家俱乐部的市值加起来超过30亿欧元,许振峰却以“现金全款”的方式轻松拿下,这样的财力让阿布、曼苏尔等富豪都相形见绌。

收购利物浦时,许振峰特意飞到英国与俱乐部董事会谈判。

当对方提出“保留原有管理层决策权”的要求时,他直接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合同推到桌上:“12亿欧元,全款支付。但条件是,俱乐部所有事务由我指定的团队负责,包括主教练和球员转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