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另有隐情(2 / 2)

加入书签

这“首山紫铜”,乃山石铜精,“扶桑神木”,乃火中灵种,“沧海水玉”,又有几分土元,“云中焰”,却有一丝水气,最后这“青丘玄石”,更是木灵之石。

如此可见,这五行五宝均非取纯粹之精,都是五行杂合之物,只是,这其中又是如何调和,蕴养出那无坚不摧的剑意呢?

可惜这证宝诀只记载了炼制之法,对于其中的奥义却未细明,要是能参透一二,或可寻得一些替代之物,哪怕只是成就一伪“五行剑葫”,威力也定然不俗。

正想着,便觉门口禁制一抖,却是一张传讯符,掐诀收了,正是昨夜他委托沧澜商会打探信息的回复。

一一查看,心中已有了大概了解。

事情果然还另有其他隐情......

原来,那左相王廉有一幼子,曾在蔡州府下辖的临江县做县令,本来只是想借此赚点资历,等两年就可调回京城任职。

却不想,上任头一年,就遇到洪涝突发,江河满堤,当时还是蔡州府尹的丁高阳便按律下令,要求所有官吏都要上堤监督救灾。

这王三公子不过纨绔一个,说是去救灾,却跟去郊游一般,非要坐轿前去。这刚一出城,还没到河堤,雨天道路泥泞,轿夫不慎滑倒,轿子直接歪倒。也是这王县令命不好,正好在打瞌睡,脖子当下就扭断了。

丁高阳乃是按律法行事,更是为了百姓救灾,站了大义,加之此事实乃意外,那王相爷明面上自然无话可说,但暗地里,还是死死记恨上了这丁高阳,没少给丁高阳使绊子就是了……

之后,就遇到老皇帝殡天,留下遗诏,令王廉和镇国公为顾命大臣,丁高阳自然水涨船高,升任刺史。

可惜镇国公不知道怎么的,没几个月就突发恶疾,去阴曹地府给老皇帝伴驾去了,丁高阳又因清理前任刺史的亏空,反被其栽了个同谋的罪名,被王廉抓住了把柄......

丁辰哂笑一声,“原来是有‘杀子之仇’,难怪那王丞相非要置丁高阳于死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