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正”(2 / 4)

加入书签

;  “当日在洛水,同船行了一程,饮酒一场。”

    只是行船行了一段水路,便立下约定,甚至为此行到江南拜访?

    此时大唐的人,终其一生,行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邻村。兖州城繁华一些,也有太多人,从生到死,从未离开州城。

    几十里路,便是一生所在的地方。

    城隍心中隐隐生出羡意。

    他生前便喜山水,可惜公务缠身,也未去过多少地方,死后在兖州为鬼神,庇佑州府。

    他们这种成为一地官员的鬼,需护佑城镇。若是为土地公土地婆,也要庇佑一村人家。

    死后。

    也不能像这样,逍遥自在,想去何处便去何处。

    城隍久久不说话。

    听着耳边说书人讲鹿门山,半天,他才开口。

    “先生是个妙人。”

    “难怪会随手留笔,给裴家写了一道缘法。”

    原来是问那张纸的。

    江涉笑说。

    “没有裴家,也不会有桌上这些好酒好菜。”

    城隍哈哈笑起来,“先生说的是,这点心确实好吃,庖厨好手艺,这酒也好!”

    说着。

    三个鬼神便继续饮酒听书,与江涉时不时说上几句话。

    江涉想起问:“城隍是只巡查城内的事?”

    城隍点头。

    他问:“多半是如此,可是先生见到城外有妖邪?”

    江涉摇摇头。

    “不过随口一问,在城外见了位有趣的石精,也是善神,不曾行恶。城隍不必挂怀。”

    城隍舒了一口气。

    他端着酒盏,趁着与这位高人谈笑。

    状若不经意,问起:

    “不知先生在裴家所留的字,是什么意思?”

    文判官端着酒盏的手顿了下来。一旁吃着羊肉的武判官,动作也轻微许多,停下筷子,两人俱是细听。

    江涉指尖蘸着酒,随手写下。

    “正。”

    “原来是如此。”

    城隍道,“难怪可以驱邪。”

    文判官知道这字许多凡俗写法,也知在符咒中如何写,但从来没见过裴家那种。

    他恭敬问: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