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粮策风波(2 / 2)

加入书签

户依然紧巴巴。

叶明又推行“粮银行”:百姓可存粮取票,凭票随时兑粮,存满一年赠半升。富户乐于存粮防霉,穷户得了周转余地。

转眼秋收将至,叶明提前布局:派员赴各县评估收成,制定收购价。雷音网首次用于粮情传递,各县产量、价格每日更新。

然而最难的是定价。价低伤农,价高伤民。叶明连续三天召集老农、商户代表议事,往往争到深夜。

“按往年价加一成如何?”“不可!今年虫害减产,成本更高!”“那加两成?”“百姓吃不起啊!”

最终拿出分级定价方案:上等粮溢价收购,中等粮平价,下等粮限价。既保障农人收益,又照顾市民承受力。

实施首日,府衙前摆开二十个收粮点,验粮、定价、称重、结算流水作业。农人拿着新发的“粮票”啧啧称奇:“这纸片真能换钱?”

傍晚结账时却出了乱子:粮票发放数额与银钱对不上,短缺整整二十两。叶明立即下令封存所有账册,彻查到底。

直到子时才发现问题:新铸的官斗因热胀冷缩,午后比早晨量少半合。工匠们连夜调整刻度,叶明叹道:“一毫一厘,关乎民生啊。”

秋收结束后,叶明病倒了。连月操劳使他咳血不止。

医官叮嘱静养,他却靠在榻上修改《安阳粮策》:“一曰信息通,雷音传讯知行情;二曰计量准,官斗官秤杜奸欺;三曰储备足,丰存荒粜稳民心...”

其其格捧着药碗进来:“大人,百姓们送来了万民伞。”

只见院中堆满百姓自发送来的鸡蛋、红枣、草药,还有那把绣着“明镜高悬”的万民伞。

叶明轻咳着笑道:“伞下之人,岂敢称明?”他望向窗外,秋雨正淅淅沥沥落下。

“真正的考验,还在明年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