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云初入(2 / 6)

加入书签

,却容易被人抵挡,可这剑气丝不同,它能顺着敌人的铠甲缝隙钻进去,能缠着兵器绕圈子,遇上修为低些的魔物,只需一瞬,就能让它化作一堆碎肉。”

柳林的眼睛瞪得溜圆,小手紧紧攥着,指节都泛了白。他想起雪地里那位御剑的仙长,想起对方衣袂翻飞时的冷漠,可眼前鹤九亭的剑气,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剑仙”二字的分量——那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是真真切切能握在手里的力量,是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的底气。

“我也能练会吗?”柳林抬头,眼里亮得像盛了星星。

“当然!”鹤九亭拍着胸脯,“你身负神魔血脉,悟性定比常人高。等你入了门,师兄先教你基础的御剑之术,等你把灵气运转得熟练了,再传你练剑成丝的口诀。不过——”他话锋一转,故意逗柳林,“练剑可是苦差事,每天要劈剑上千次,手上磨出血泡是常事,你怕不怕?”

柳林用力摇头,小脸上满是坚定:“我不怕。在村里时,我每天要砍两捆柴,手上的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早就习惯了。只要能变强,能保护爹娘,再苦我都能受。”

鹤九亭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忽然软了一下。他活了两百多年,见过太多天资卓绝的弟子,有的眼高于顶,有的急功近利,却少有柳林这样,明明身负千年难遇的血脉,心里装着的却还是凡间的爹娘。他伸手揉了揉柳林的头发,语气柔和了些:“好,师兄信你。走,师尊还在大殿等着呢,可别让他久等了。”

两人顺着云道往前走,沿途遇上不少青云宗的弟子。有的穿着青色道袍,正坐在溪边打坐,见了鹤九亭,都起身恭敬地行礼;有的骑着通体雪白的仙鹿,鹿背上驮着药篓,应该是刚从后山采药回来;还有几个年纪和柳林相仿的孩童,穿着粗布衣裳,正跟着一个中年弟子打扫石阶,见了柳林身上的灵气波动,眼里满是羡慕。

柳林看着那些打扫石阶的孩童,忽然想起了王小虎。他不知道王小虎回家后有没有吃上红烧肉,不知道王婶会不会真的让他喂猪。鹤九亭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说:“那些是外门弟子,大多是试炼中根骨寻常的孩子。虽说修炼速度慢些,但只要肯努力,往后也能成为内门弟子,下山时照样能护一方平安。”

柳林点点头,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他想,等自己学会了御剑之术,一定要回青山镇看看,给王小虎带些仙山上的果子,再教他几招基础的吐纳法,让他不用再担心被爹娘罚去喂猪。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青云仙宫的大殿前。那大殿比远处看时更显宏伟,殿门高约十丈,是用整块墨玉雕刻而成,上面刻着青云宗的开山祖师斩妖除魔的浮雕,每一刀都栩栩如生,连魔物的獠牙和祖师道袍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殿门两侧立着两尊石狮子,却不是凡间的模样,狮子头上长着鹿角,身上覆着鳞片,嘴里衔着一颗发光的珠子,珠子里隐约有灵气流转。

“这是‘镇魔狮’,是用上古异兽的骸骨炼制而成,能震慑低阶魔物。”鹤九亭解释道,伸手推开了殿门。

殿内的景象比殿外更让人震撼。地面是用金砖铺就,光可鉴人,倒映着头顶的穹顶。穹顶上没有梁柱,而是刻着一幅巨大的星图,星辰用夜明珠镶嵌而成,闪烁着柔和的光芒,竟与凡间的星空一模一样。大殿两侧摆着数十张白玉座椅,每张座椅上都坐着一位身穿道袍的长老,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捻着胡须打量殿内的孩童,身上的灵气波动或温和或凌厉,无一不是修为高深之辈。

殿中央站着十几个孩童,正是之前通过鉴骨门的孩子。李家村的李轩也在其中,他换上了一身青色道袍,腰间挂着之前那枚玉佩,正昂着头和身边的孩子说话,脸上满是得意。见柳林进来,他瞥了一眼,嘴角撇了撇,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屑——在他看来,柳林不过是个运气好的乡下小子,就算成了掌门亲传,也未必能比自己强。

柳林没理会他的挑衅,只是跟着鹤九亭走到大殿一侧站定。他悄悄打量着那些长老,发现他们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赞许,还有的带着几分探究,像是在研究什么稀世珍宝。这目光让他有些不自在,便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粗布鞋上的泥点还在,在金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

“诸位师弟,人都到齐了,开始择徒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大殿深处传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