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殷鉴不远(2 / 4)

加入书签

救人,恩重如山”八个遒劲的大字,用金线绣在深红的绒面上,熠熠生辉,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

“小叶!”

田福军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压抑后的沙哑:

“作为一个父亲,我来谢谢你救了晓霞。”

他的目光深深望进叶晨眼里,那里面翻涌着一个父亲最质朴的后怕与感激。他将锦旗郑重地交到叶晨手中,红绒布温暖的触感格外真切。随后,他又从中山装的内袋里取出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信纸是再普通不过的办公用纸,但上面的墨迹深沉,每一笔每一划都力透纸背,仿佛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在得知晓霞遇险的那个夜晚,我方寸大乱,才真正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脆弱与无助。是您在千钧一发之际,将生的希望推给了她,将危险留给了自己。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也保全了我们这个家完整的天空......”

叶晨连忙用未受伤的右手接过,触手只觉那信纸竟有些烫手:

“田书记,您太客气了。晓霞是我的徒弟,这是我应该做的。”

“叫我老田就好。”

田福军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他完好的右手,掌心温暖而有力,动情的说道:

“晚上来家里吃个便饭,爱云特意嘱咐要好好谢谢你,她亲自下厨。”

待田福军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脚步声渐渐远去,新闻部里压抑的寂静才被打破,顿时炸开了锅。老记者老王咂咂嘴,指着窗外:

“好家伙,书记的车还在楼下等着呢。亲自送锦旗上门,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角落里,几个资深记者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他们太清楚这一幕背后传递的信号——这不仅是深厚的私人情谊,更是一种公开的、沉甸甸的认可。阳光掠过他们花白的鬓角,照见岁月磨砺出的通透。

“要说羡慕,那是真的。”

摄影记者老李摩挲着他那台海鸥牌相机的皮革背带,镜头盖一开一合,然后说道:

“但咱们自己心里都明白,当时那种洪水滔天的情形......”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目光投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仿佛又看到了那日的惊涛骇浪。

一时间,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听见吊扇不紧不慢的旋转声。洪水中的凶险,虽未亲历,但通过一行行电报、一张张照片,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在生死抉择的瞬间,求生的本能往往会压倒一切,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叶晨那样,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推给别人,将死的危险揽给自己。

叶晨默默将锦旗卷好,仔细收进抽屉,仿佛那只是一件寻常物品,然后继续俯身校对桌上那篇关于灾后重建的稿件,红笔在纸页上轻轻划动,好像刚才那震撼人心的一幕从未发生。

但所有人都明白,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这种改变,并非源于田福军的另眼相看,而是因为一个人用最本能、最无畏的行动,在生死关头诠释了何为师父的责任,何为真正的担当。

窗外,春日正好,几只麻雀在枝头啾鸣。阳光洒在叶晨专注的侧脸上,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翩然起舞。他那打着石膏的手臂,在明媚的光线下,此刻成了这间平凡办公室里最耀眼、最沉默的勋章。

下班铃声敲响后,叶晨仔细锁好办公桌抽屉,那面锦旗被他妥善收在最里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先绕道去了贺秀莲任教的中学。

校门口的老槐树下,贺秀莲已经等在那里。她换上了那件叶晨从省城给她买的淡紫色碎花衬衫,头发仔细地挽在脑后,见到丈夫,脸上便漾开温柔的笑意。

“都收拾好了?”

叶晨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提包,用没受伤的右手牵起她的手。

“嗯!”

贺秀莲点点头,目光落在他还吊着绷带的手臂上,闪过一丝心疼:

“咱们去买点水果吧?总不能空手上门。”

他们在巷口挑了最水灵的苹果和金黄的鸭梨,用牛皮纸仔细包好。贺秀莲细心地将水果分成两份,一份留给田家,一份悄悄塞进提包:

“等下给晓霞,她受了惊吓,该多吃点水果。”

一号家属院掩映在梧桐树荫里,青砖小楼透着庄重。按下门铃后,是田晓霞开的门。她穿着一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