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二十九章 大伯爵与小知县(3 / 5)
sp; 崇祯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晴不定。他既敬沈昭之功,又惧其势大,左右为难。
就在此时,急报传来:陕西李自成破洛阳,杀福王,开仓济民,众至五十万;张献忠陷襄阳,斩督师杨嗣昌家属,声势滔天。中原大乱,烽火连天。
殿内顿时骚动。
崇祯猛地站起:“谁可退贼?”
无人应答。
沈昭上前一步:“臣愿率辽东军南下平叛!”
周延儒厉声阻止:“不可!辽东乃边防重地,岂容轻动?且你新遭弹劾,岂能执掌大军?”
沈昭冷笑:“若等你们选出‘合适人选’,恐怕贼军已渡黄河,直逼京师!我问一句??是怕我带兵南下,还是怕无人可用?”
崇祯沉默良久,终挥手道:“准你暂领‘平寇大元帅’之职,调辽东精兵两万南征。但须留家眷于京师,待凯旋后方可团聚。”
沈昭心中一凛,这是要扣为人质。
但他毫不犹豫,跪地接令:“臣,遵旨!”
离京之前,他写下三封密信,分别送往辽东、开城、库伦。信中只一句话:“若我三年不归,北盟自行运作,屯田不停,练兵不止,昭武炮继续试制,新一代战舰图纸已藏于学堂地窖,待时机成熟,便可下水。”
随后,他率领两万辽东军南下。这支军队不同于明军他部??士兵皆识字,基层设政委宣讲“为何而战”,军中配有医队、工兵、斥候营,火铳配备率达六成,更有三十门昭武炮随行。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村庄化为焦土,尸骨堆积如山,妇女被掠卖为奴,孩童沦为乞丐。地方官不但不赈灾,反而加税催粮,逼得百姓揭竿而起。
沈昭下令:每克一城,先开仓放粮,再捕贪官,审后公开处决。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沈将军来了!活菩萨来了!”
仅半年,他连克十余城,击败李自成主力于潼关之外,迫其退入商洛山中;又以火炮轰破张献忠营寨,收复武昌。
中原渐定,民心归附。百姓称其军为“沈家军”,称其令为“天令”,甚至有人私建生祠供奉。
然而,京师再度恐慌。
周延儒密奏:“沈昭所到之处,百姓只知有沈将军,不知有天子。其军令如臂使指,政教合一,俨然国中之国。若纵其坐大,恐成曹操之患!”
崇祯犹豫再三,终下密诏:令沈昭班师回京,所有俘虏、缴获悉数移交兵部,不得擅自处置。
沈昭接到圣旨那夜,独自坐在帐中,提笔写了一道奏疏:
“臣自束发受书,即知忠义二字。穿越而来,非为富贵,只为不让这片土地沉沦。十年守辽东,两年平中原,未曾私取一钱,未曾枉杀一人。然臣愈尽力,朝廷愈疑;臣愈清廉,小人愈恨。今中原初定,流民未安,饥荒未解,若骤然撤军,必再起祸乱。故臣斗胆抗旨,暂留中原,设‘安抚司’,推行新政:轻徭薄赋,丈量土地,惩治豪强,兴修水利,重建书院。待民生安定,再携众将还朝,请陛下治臣欺君之罪。”
写毕,他将奏疏封好,命亲兵快马送京,随即宣布:“自今日起,沈家军不进一尺,不退一步,只为百姓守一方安宁!”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