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十六章 占城七百万军(四更)(1 / 4)
安南外海,姑苏岛。
顾正臣上了香,看着东莞妇人的雕像,沉默良久,才对朱?、沐春等人言道:“这笔血债,安南人只是帮凶,真正的凶手是倭人!现如今陛下同意征讨安南,让交趾回归。就是不知何时??”
“可以准许我们东征倭国,将那里的畜生杀个干净。”
这声音如同刀剑。
冰冷,且锋芒。
朱?上前一步:“先生,弟子也问过父皇这个问题,父皇说要等一个时机,兴许灭倭之事已在父皇的盘算之内。”
“时机?”
顾正臣无奈地转过身......
####一百七十一、新的使命
尽管赵霖已经隐退,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大明的未来。他深知,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故乡的日子里,赵霖并没有完全放下对朝廷事务的关注。每当有消息传来,他都会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并向皇帝李清提出建议。
这一次,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打破了赵霖平静的生活。信中提到,北方边境再次出现了动荡。原来,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因连年干旱和粮草短缺,开始频繁南下劫掠边疆村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部落似乎正在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霖读完信后,眉头紧锁。他知道,北方的局势比西南更加复杂。那里不仅有地理环境的限制,还有文化、语言以及军事力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兵见长,一旦发动大规模进攻,将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威胁。
“爷爷,您又要出征了吗?”孙儿好奇地问道。
赵霖抚摸着孩子的头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我已经老了,但如果还能为国家做点事情,那就值得。”
于是,赵霖再次上书皇帝,主动请缨前往北方边境处理危机。这一次,他不仅带上了随行的精锐部队,还特意邀请了几位熟悉北方地形和游牧文化的学者同行。他明白,单靠武力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结合智慧与策略。
####一百七十二、荒原上的博弈
抵达北方边境后,赵霖发现这里的形势比想象中更加严峻。草原广袤无垠,风沙肆虐,气温极低。而那些游牧部落则如同鬼魅一般,时而现身袭击,时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地驻军虽多次出击,却收效甚微。
为了深入了解敌情,赵霖决定亲自深入草原腹地进行探查。他带领一支小队,在严寒中穿行数日,终于找到了一个主要部落的营地。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哈图尔,是一位经验丰富且极具威望的老人。他一生都在为部落的生存奔波,同时也对汉人怀有深深的戒备。
当赵霖出现在哈图尔面前时,这位年迈的大臣显得格外从容。他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敌意。相反,他用流利的蒙古语向哈图尔问候,并递上了一封亲笔书写的信函。
信中详细说明了大明愿意提供的帮助:粮食、牲畜、种子以及技术指导。赵霖表示,只要游牧部落停止南下劫掠,大明愿意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