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马三宝上船(一更)(2 / 3)

加入书签

紧要的日常事,真正吸引人的只有少数的大事件。寻常人看着都头疼,更莫要说背下来。</P>

    顾正臣走向桅杆,抬手拍打了下,对众人喊道:“还愣着干嘛,准备出航!”</P>

    萧成笑了,将马三宝松开,说了句:“定远侯可很少给人留情面,这次为你破例,你若做不好,丢的可不只是自己的脸面。”</P>

    马三宝整理了下衣襟:“萧大哥放心,我会努力的。”</P>

    邓愈呵呵笑了笑,看着进入准备状态的军士,抬头看向蒸汽机的烟囱,那里,已氤氲出一些烟气,侧头对一旁的朱棡道:“晋王,这蒸汽机当真好用吗?”</P>

    朱棡自信地回道:“格物学院在这东西身上花的钱粮,足够打好几支重甲骑兵了,若是不好用怎能行……”</P>

    马三宝东张西望,一双眼中满是好奇与震惊。</P>

    哪怕是看过航海日志,知道水师的大船很大很大,可也没想到是如此之大啊,自己以为水师的船就如云南的船差不多,就能容纳十几、二十几人,多了都不行。可这种宝船,航海日志上记录过最多容纳军士时,足有三千余人,日常军士两千余人,要保证宝船运行安全,最低也需要配置八百人。</P>

    如此多的人在一艘船上,这突破了马三宝固有的认识。</P>

    还有这桅杆,粗大得如同一颗棵大树,不过航海日志上说宝船是九个桅杆九张帆,全挂起来之后,风驰电掣,可眼下的宝船,只有三个桅杆三张帆,但却多了一个巨大的烟囱。</P>

    马三宝没见过蒸汽机,但在格物学院里听说了,因为蒸汽机船的事,还惹了不小风波。</P>

    高丽使臣洪大邦、李庆罗也站在甲板上,看着顾正臣、邓愈等人给码头上的人挥手告别,船缓缓被推离码头,面面相觑。</P>

    邓愈看着有些不舍家人的顾正臣,言道:“说到底,还是我连累了你们,若不是这身病症,你至少可以留下来,等待孩子出世。”</P>

    顾正臣侧过身,收拾好心情:“卫国公莫要如此说,这段时间我让格物学院的人调查过,有这种大脖子病症的人并不在少数,甚至一些山地为主的百姓,几乎人人得此症状。在这之前,我不知还有如此多百姓深受其害,在这之后,自然不能再让它折磨大明百姓。”</P>

    虽说治大脖子病的法子并不一定需要海带,大明也有一种名为昆布的“类海带”,也可以治好大脖子病,甚至在山东等地,只要将井水打深一些,喝井水也有效果。</P>

    但顾正臣还是需要找到海带,深井是不好挖的,昆布的产量是比不上海带的,再说了,身为山东人,怎么也需要给山东做点贡献吧,将海带引入渤海湾,打造一个产业出来,沿海的百姓也能过点好日子不是……</P>

    船入长江。</P>

    赵海楼通报:“蒸汽机已准备就绪。”</P>

    顾正臣抬手:“那就拉开汽笛,让我们出航吧!”</P>

    赵海楼领命,喊道:“所有人,站稳抓牢,出航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