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萧家来信(1 / 3)
那赵胜听到王小靖这话后瞧了他一眼,然后看向那王铁叹了口气说道:“大帅,大帅如此以区区一州县之地便这等小心多疑不敢用人,日后大帅打下一府一省之地那大帅您又该如何处置?”
“难道这权柄您只敢交于左右亲信心腹之人?!那您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多可以信任之人呢?!”
这铁营过去在流动状态的时候,王铁明里暗地整的那些小动作,赵胜不仅不反对,相反还非常的支持并帮着王铁一块出主意集中权力制约那些军头。
这在流动状态下那人心都是浮动的,营中掌权的但凡出个野心家,稍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跟着乱了起来。
所以在过去该防着那就必须得防着,能用亲信那就尽量用亲信,尽量避免大权旁落手底下的人脱落掌控。
但这结束流动转变为当坐寇之后,就不能用过去当流寇的思维来用人,因为“坐”下来之后大多数人的人心也就“定”了下来。
即使这掌权的是野心家,那他所以过去严防死守多用亲信的用人之法那就该跟着改一改了。
再还有就是铁营跑到大别山中是来积攒实力的,又不是进山来当土匪的,这以后出山打下的大片地盘那总得派人治理。
今天王大帅要是连不远千里来投的高迎恩都不能用,那这以后打下的大片地盘王大帅还能用谁?!
...
这王铁那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这种小心多疑性格虽然让王铁在这个乱世中很少栽跟头,但是也让王铁在用人行事上变的非常的谨慎。
当然,身处于这种人心难测危机四伏的乱世那也容不得王铁不谨慎,那些不小心谨慎义军首领,现在大部分脑袋都已经搬了家连坟都找不到在哪里。
所以这环境和经历那是非常能塑造一个人的,以至于王铁在用人的时候,下意识的就把这个人往最坏处想,行事的时候,那也是提前将这事做最坏的打算。
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那就得在身处不同的环境中战胜固有的思维,以一种崭新的思维面貌来面对即将出现的人和事。
否则的话,老是活在过去,总是靠旧的思维想法来办事,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
...
虽然这王铁没有说话,但是那赵胜瞧着王铁在思索的表情似乎是听进去自己说的这番话,于是便趁热打铁的对王铁继续引经据典的说道。
“大帅,您经常喜欢听属下给您讲楚汉争雄故事,尤其是那汉高帝刘邦的发家历史。”
“今日属下便以这刘邦项羽之事来与您论之,昔日那楚霸王武艺高强军力强大汉王莫能与之相比,然这楚霸王在用人之道上则与汉王差之甚远。”
“这项羽用人非亲朋故旧不得大用,与之非亲非故之人,任官的印信攥在手里盘出包浆来也舍不得给出去,那官职找不到合适的亲信担任,宁可空着也不用外人。”
“反观那刘邦,不论是谁来投只要有才皆委以重任,韩信不过一项羽帐下卫士刘邦用为大将军位于诸将之上。”
“所以这项羽最终众叛亲离败死乌江为有识之士所笑,而刘邦夺取天下登基称帝开创数百年基业为后人所传唱颂扬。”
“属下说句冒犯的话,大帅若是还像过去那般猜忌多疑不敢用人,恐怕这大业可就难为了!”
...
王铁听完赵胜这番话后抽了口烟认真思考了一会,王铁心想这以后在用人行事上面确实是应该做出一点改变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天到晚的琢磨算计。
这机关算尽可别到时候到头一场空,与其这样还不如就把这些用人行事也当做打仗一样赌一把。
想到这里王铁便点了点头对赵胜说道:“先生,受教了!”
说罢,王铁便伸手示意赵胜把王经纬的那封呈文给他递过来,赵胜见状立刻起身将呈文摆到王铁的桌子上。
王铁拿起蓝笔在那呈文中关于高迎恩镇守蕲黄山区的内容上圈了一笔,然后在末尾批注了一句:“准予高迎恩镇守蕲黄山区,并主持蕲黄总寨军政事务,蕲黄总寨主要官员均由其物色。”
王铁批注完这份呈报之后将其放进一个公文袋中,然后对那坐在帐篷门口的杨雄喊道:“杨雄,安排塘兵用快马,将这封呈报发往大总管那里。”
“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