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神之主题(终章 6K)(4 / 5)

加入书签

p> 范宁浑身被黏液裹覆,看不清面部的表情,接连破开一层一层的肉质障壁。

每一次,从天穹洒落的星光都能穿透障壁,沉降在他的手中,形成一把虚幻的紫红色匕首,他机械地重复着划开肉质障壁的动作,每次看到其中流出的一堆内容物,都觉得是在敲掉一颗腐烂的西瓜,或是联想起前世儿时在农村观看宰猪时开膛破肚的场景。

攀登雪山的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几天,从破开最表层的封印物,姑且算是跨入“灯塔外部”后,也不知道过去了几天。

叮,咚。叮,咚。叮,咚......

终章的尾声被无限拖弱拖长,好几天了,到现在似乎只剩下颅内的听觉残留,只剩下最后竖琴一顿一顿四度交替的拨奏声。

可能是幽闭阻塞的缘故,范宁感觉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直在缓慢地减少。

在某一刻,透过肉层,他看到地面出现了砖石,前方出现了基座和石门。

接连又几次划开后,他跨了进去。

这里依旧像是特纳美术馆的布局,或者不如说,是文森特在后来设计美术馆时不自觉地收了灯塔布局的影响。

当然,现在它的里面同样被肉质障壁挤得满满当当,有些地方似乎还带上了“裂解场”的特征,形成了一道道勉强可通人或蓄水的窄廊。

L形、二楼、靠左、走廊的尽头......

大脑处于生理性的缺氧状态,让范宁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起来,他接连划开这些拦住前方去路的肉层,一路摸索着去向这个直觉可能的点位。

没有任何可供折返、绕行、或徐徐寻找的时间。

走廊的尽头......

那里有一幅画,肖像画,镶嵌在木框中的布面油彩,由内敛的黑白褐黄灰等调子组成。

由于隔了数层半透明的肉质组织,能看清的细节仅限于此。

范宁的肺快炸了。

脸上覆盖着很多碎肉和黏膜,很难受,但拨开也无用,这里一点氧气都没有了,范宁感觉自己在憋气潜水,而且是已经耗光了近乎全部的肺活量的那种。

范宁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划开,伸头起仰望那一头浓密的羊毛卷发型,带着不苟言笑又富有深意的神色,作手持乐谱状的中年男子。

......

......

......

这,就是文森特或范辰巽的合作人?

神圣骄阳教会的初代圣者圣塞巴斯蒂安?

这可能吗?

或许参照于其他所经历之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范宁的喉结在动,随着音节逐词张嘴,试图吐出这个名字,足足努力了几次。

但除了嘶哑的嗫嚅,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接着,他又在巴赫画像所持的那张白色谱纸上,看到了一个淡金色的符号。

横直的不规则的四道折线,就像音乐的四部和声进行,或是一段四声部复调音乐的旋律线。

“无终赋格”......

巴赫就是见证之主“无终赋格”!

他不是“掌炬者”,他是“父亲”!

按照“格”的定义,后者好像的确更符合世人的认知......范宁的手臂在隐隐颤抖,他好像知道d小调的“神之主题”是什么了,也知道巴赫是凭借什么晋升了见证之主,晋升后的神名为何该如此表述了!

肖像画在逐渐褪色变淡,那张带着淡金色见证符的谱纸则反之愈发凸显。

最后,化为一本薄薄的羊皮册子,从画面之上掉落了下来。

范宁将它接起。

「die Kunst der Fuge」

《赋格的艺术》,后世编号bwV1080,作者的亲笔手稿,压制‘旧日’残骸污染的关键之物。

巴赫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不为任何指定乐器而作,仅表现纯粹抽象的音乐关系。

也是穿越前的范宁最后在音乐会上听到的那次现场!

“神之主题......的确也只有它的主题配得上如此称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