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10):当此良夜(二合一)(3 / 6)

加入书签

nbsp;他自认为诗歌已是极简,寥寥数语写出夜凉如水,而舍勒严格来说只用了两个交替的双音!

    瓦尔特双手高者愈高、低者愈低,彼此撑开的张力,将夜晚的意境带入了更寂寥空旷之处。

    正当听众感觉整个音乐气氛有些低迷和沉闷时——

    “当此良夜!

    ”

    夜莺小姐空灵而纯净的声音,就像一轮皓月透过漆黑的云层穿出夜空!

    听者心中的蒙尘被一阵凉风吹走。

    “当此良夜……

    我在夜守望,那耿耿天河里,无一颗星宿,愿向我回眸;

    我在夜思量,那浩瀚思海里,无一丝记忆,堪解我愁肠;”

    她的声音高贵纯洁,但带着浓浓的孤独求索之意,在场的所有评委和听众,都感到了其中蕴含的怅惘迷思。

    钢琴始终保持着深沉又空旷的意境,以附点双音节奏重复出现,并伴随着音阶式的均匀下降线条。

    “我在夜惊醒,那世人季动的心坎中,唯苦痛脉搏燃存不息;

    在午夜,噢人类,我在为你的苦难而搏斗!”

    旋律的前四个小节将同一动机不断变化,每个诗节都以“um mitternacht!”开始和作结,不眠之人在午夜的残灯星夜下吟诵诗歌,踱步不休。

    而最后在a大调的调性中,瓦尔特用d-a大和弦的来回碰撞,呈现出了此曲中最明媚最壮观的动态高潮——

    “当此良夜,鼓一己之余勇,终无以抵挡;

    当此良夜,愿造物死生的辉光,珍视、守望这穹苍!”

    夜莺小姐演唱中的一词“herr!”(主/辉光)被范宁安排在了旋律的最高点,所有的困惑和不安终于走向了赞美诗般的辉煌结尾。

    掌声雷动。

    尽管大多市民和王族,所预期的是描绘男女欢爱的艳丽诗篇,但能来到这种场合的人,均有不错的艺术审美,《在午夜》所表达出的悠远意向与求索气质,无疑深深打动了人心。

    极为不凡的开篇。

    “当此良夜,好一个当此良夜!”

    “盛夏夜幕降临,歌会拉开帷幕,为数天后的‘花礼祭’预热添辉,如此这般怎能不叫‘良夜’呢!”

    “期待夜莺小姐来一首热烈的爱情诗吧。”

    “这样的佳作演绎,其他选手恐怕上场便弱三分。”

    “接下来上台之人,应该只有布谷鸟小姐能控住气场了。”

    两环评委席上,王公贵族、教会与特巡厅的近四十余位代表做了简短的感叹,另外七八位已是歌剧大腕的资深名歌手眼里有更多思索,而吕克特大师握钢笔的手指则已经牢牢扣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