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冰壳子里蹦出热乎苗(1 / 2)

加入书签

旱风卷着雪粒子打在林英后颈,她却半点不觉得冷。

指尖还残留着冰苗叶尖的温度,那点暖,像颗小太阳,在掌心里烧得发烫。

“温湿壤。“她低唤一声,空间玉坠在颈间轻震,掌心便多了捧浅金色的土,带着寒潭水浸润过的潮润。

另一只手接住飘雪,雪粒落进掌窝瞬间凝成冰屑,是从空间千年寒潭表面刮下的。

两种材料在掌心交汇,金土裹着冰屑慢慢团成豆大的丸,外层结着薄冰,内里却泛着暖光。

“种裹双相土,外寒内暖,似胎育于冰中。“陈默蹲在旁边,冻红的鼻尖几乎要贴到她手背。

他手里的笔记本翻到新一页,钢笔尖悬在纸面上直抖——不是冷,是激动。

昨夜扒冻土时磨破的指节还渗着血,在粗糙的纸页上洇出淡红的点,倒像给记录的字盖了朱印。

林英抬头看他,晨光里他睫毛沾着雪,像落了层霜的芦苇。“一日三茬,不在快,而在稳。“她把冰丸轻轻放进他摊开的掌心,“就像驯烈马,急不得。“

陈默喉结动了动,冰丸的凉意透过指缝钻进来,却比他跳得飞快的心跳还烫。

他用力点头,钢笔在纸上划出歪斜的线:“稳字诀,林队长训。“

“春芽儿!“林英转身扬声,风卷着她的话音撞向鹰嘴崖。

那个总缩在墙角的小孤儿从人堆里窜出来,破棉袄的袖口短了三寸,露出细瘦的手腕。“到!“他喊得太急,呛了口雪,咳得弯下腰,可眼睛亮得像淬了星火。

“带五户贫农,去背阴坡。“林英从怀里摸出把铁锨塞给他,“深挖三尺,铺碎石导寒,填发酵牛粪生热。

冰丸种埋进去,最后拿雪被封顶。“她顿了顿,伸手揉乱他炸毛的头发,“记着,你是测温娃,坑温要记成账,比陈同志的本子还细。“

春芽儿攥着铁锨的手直颤,铁锨头磕在雪地上,发出“当“的脆响。

“哎!“他应得又响又亮,转身就往坡下跑,破棉鞋踩得雪壳子咔嚓响,身后跟着五六个扛着草绳、背着粪筐的村民,都是往年冬天只能啃树皮的人家,此刻腰板挺得比桦树还直。

第三日破晓时,雪窑婆的拐棍尖刚点上背阴坡的雪壳子,就觉出不对。

“烫?“她嘟囔着,弓着背把耳朵贴在雪地上。

风停了,天地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

隐约有“滋滋“的响,像春河开冻时冰下的流水。

她枯瘦的手指抠进雪层,指甲缝里渗出血丝,终于扒开个窟窿,冰壳子裂了,细缝里钻出点绿,嫩得能掐出水。

“苗!绿苗顶着冰壳子往上拱!“雪窑婆猛地直起腰,拐棍“当啷“摔在地上。

她跪坐在雪地里,用冻得通红的手捧住那点绿,眼泪砸在冰壳上,砸出个小坑。

“老天爷睁眼喽......“她的声音哑得像破风箱,“没炕没火,苗自己暖着长啊!“

消息比旱风跑得还快。

李瘸子柱着烟袋锅子赶来时,裤脚还沾着灶膛的草灰;

王婶怀里的二小子挂在她脖子上,手里攥着半块硬饼,是今早刚烤的,掺了去年藏的野麦;

后屯的赵老汉扛着铁锹,铁锹头还粘着没拍净的冻土,他说他老伴儿听说信儿,把压箱底的红布都翻出来了,说要给苗系个彩头。

春芽儿是最后挤进来的。

他扒开人群,看着冰壳里的苗,突然“哇“地哭出声。

他蹲在雪地里,把脸埋进膝盖,肩膀一抽一抽的:“我娘死那年......也是冬天......她攥着我的手说,要是能在雪地里种出苗......“他抬起头,脸上挂着冰碴子,“婶子,我看见啦!“

王婶抹着眼泪把他拽进怀里,二小子把硬饼塞到他手里。

雪地里响起抽鼻子的声音,像春风刮过结霜的林梢。

田守田是踩着这哭声来的。

他裹着件藏青呢子大衣,身后跟着三个扛着测量仪的工作组员,靴底踩得雪壳子“咯吱“响。“胡闹!“他扯着嗓子喊,眼镜片上蒙着白雾,“地气是能随便搅的?

去年试点大棚,今年又来这套!“他抬脚踹向最近的新坑,泥水溅在呢子大衣上,“你们知不知道?“

话音突然卡在喉咙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