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9章 沈砚与逃荒队伍同行(2 / 3)
个念头像一根细刺,扎进他心里。
他想起自己正在编撰的《浮世录》,里头多是官员奏对、士子清议,却独缺这一种声音:在最底层的尘土里,用一枚铜钱、一道划痕,写下的“治乱之鉴”。
“走。”沈砚轻夹马腹,带着一名同样乔装成随从的亲卫,策马径直向营地中央、官差聚集处行去。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陈进虎今日也领了属于官差的那份补给,正就着凉水啃硬饼,闻声抬头,只见两骑在篝火光晕外勒马停下。
为首一人身着青衫,风尘仆仆却难掩通身清贵气度,眼神锐利如电。
陈进虎心头一跳,刚想呵斥询问,沈砚已翻身下马,几步走到他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陈进虎?”
“是…是小人。您是?”陈进虎下意识站直。
沈砚并未多言,只是袖中微动,一块非金非玉、刻着繁复龙纹与“代天巡狩”字样的玄铁腰牌在他掌心一闪即逝。
那冰冷沉重的质感,以及象征至高皇权的纹样,让陈进虎瞬间头皮发麻,膝盖一软就要跪倒!
沈砚手臂微抬,一股无形的力道托住了他,声音清晰传入他耳中:“本官沈砚,奉旨查勘灾情,汝阳府事急,需借你队伍同行一段,从现在起,对外,我是户部观风使沈墨,负责记录沿途灾民实况,直至汝阳府。你,配合行事,不得泄露本官真实身份。”
“沈砚?沈墨?户…户部观风使?”陈进虎脑子嗡嗡作响,汗瞬间就下来了。
陈进虎先是听见“沈砚”两个字,脑子“嗡”地一声,像被锣槌敲在太阳穴,这名字在大宁朝传得比圣旨还快:那是五岁学剑、十六岁探花、十七岁随定北侯雪夜破敌、十九岁治河、去年半月间摘了十八个贪官乌纱的冷面翰林。
他下意识屏住呼吸,心里直打鼓:这位爷怎么会出现在荒郊野岭?
再品得“观风使”三字,陈进虎顿时通透,便衣出巡、代天巡狩,说不得真身份。他心头一凛,面上却不敢露声色,只把腰杆悄悄挺直,暗暗吸了口凉气,得把嘴缝紧,半步不能错。
沈砚顶着这官职虽不算顶顶显赫,但“观风”二字意味着直达天听的耳目!他慌忙抱拳,声音因紧张而发颤:
“是!是!卑职陈进虎,谨遵沈大人钧命!绝不敢有丝毫怠慢,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已经悬在了裤腰带上。
“很好。”沈砚语气平淡,却让陈进虎脊背发凉,“去,当众引见。”
陈进虎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转身走向正惊疑不定望着这边的里正谢忠和部分村民。
他挺直腰板,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
“谢里正!诸位乡亲!都听好了!这位是朝廷派下的户部观风使——沈墨沈大人!”
他特意加重了“观风使”三个字,确保里正能听懂其分量。
果然,谢忠闻言脸色一变,浑浊的老眼瞬间亮起精光!户部?观风使?这可是能直达天听的大人物!他连忙整理破旧的衣衫,就要带头行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