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先出发,別的路上再说(2 / 4)

加入书签

现在再一听到这句“回家住”,张楠心头猛的一颤!

可不就是家么~

虽然没有爸爸妈妈在,

但是可这屋子里的人个个掏心掏肺地待著他,跟家也差不多了。

“嗯!”张楠重重点头。

“回家住!”

……

当晚,

陈露阳坐公交车回到学校。

进了宿舍,陈露阳脸都没有洗,脱衣服上床就倒了下去。

这周末两天,真是给他累完犊子了。

周六折腾一白天,晚上陪张楠点滴点到后半夜,

周日又开车送料送一天,晚上又坐將近2个多小时公交回来。

现在真是多说一句话都累。

一夜无梦。

第二天,陈露阳按照正常的课程安排,半休息半用功的上了一天的课。

等晚上“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哲学课结束,陈露阳就被授课老师叫住,將他领到了哲学系办公室,

“李老师,您找我”陈露阳礼貌的问道。

“过来坐。”

李正繁衝著陈露阳招招手,隨后拿出之前陈露阳交给哲学系的材料。

“你之前递给系里的这份《实践理性的生成机制:以机械標准化为例的技术哲学考察》材料,写的很不错。”

“几个老师看了,都觉得写得很有深度。”

“尤其是『標准构成的先验逻辑』和『技术对象的制度內嵌』这两点,切得很准。”

夸到一半,李正繁语气一转。

“但要作为项目的理论成果,还不够。”

“现在项目是作为『產学研联动试点』推进的,系里这边希望你拿出的是一份有现实依託的『制度哲学样本研究』。”

“研究里不仅要说明探討技术背后的哲学逻辑,更要落到制度如何组织知识、技术如何在协作体系中生成。”

“所以你这篇论文,得往当代技术哲学和制度哲学那边去延展。”

说到这,李正繁起身去资料柜翻了一会儿,从下层拉出一摞泛黄的纸本资料,抽出其中两份,放在桌上。

“你看看这个。”

他將一份薄薄的泛黄的文献推到陈露阳面前。

陈露阳懵逼的接过文献,还没等翻呢,

就听李正繁接著道:“这本哈贝马斯的《技术与科学作为“实践理性”》討论的是技术和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制度性角色』。尤其是第五章和第六章,集中分析了『实践理性』如何通过技术与制度结合,进而转化为社会规范。”

“这部分內容,对我们要写的『制度构型』小结,有直接的理论启发。”

“你先把这两章翻译出来。”

“直译为主,別著急意译,术语儘量保留原意,遇到模糊的地方可以做註解。”

陈露阳还没等皱眉呢,李正繁就又补充道:

“翻译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你写一篇哲学小结。”

“標题我们已经擬过了,叫《从有限理性到实践规范:通用標准背后的制度构型初探》。”

“你那篇说明稿虽然提出了问题意识,但还不成体系。”

“现在,我们希望藉助哈贝马斯的框架,把你的实践经验理论化,做出结构性回应。”

“你要试著回答几个关键问题:技术標准为什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背后隱含了什么样的行为假设与制度安排逻辑怎么从『有限理性』的角度看『標准统一』的必要性与局限”

……

陈露阳听得头皮都快炸了。

虽然他年轻扛造耐霍霍,但也不是三头六臂的哪吒。

眼下这事一桩接一桩,件件都要命。

学校这边有期末考试等著不说,

他还作大死的选了两个专业的课,期末的时候就要复习两摞书,考两个专业的试。

经济系的必修要过,哲学系的选修也不能掛。

他一天恨不得掰成两天用,一人拆成八瓣使,连睡觉都像在“安排生產力”。

他是真的没有多余精力再去搞研究,写哲学论文了。

“老师……这些东西不能让桐桐师姐和赵睿师兄写吗”陈露阳忍不住开口。

系里都给他安排项目合作学生小组了,这些东西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