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怎么还是我这出毛病了?(3 / 4)

加入书签

低温点火包、还加粗了油管、优化了化油器喷嘴。

别说片儿城了,

这车就是在省城冬天能冻出鸟来的环境下,也该是抻一下就着火的。

可但没想到出问题的,偏偏是那段最不起眼的油路软管!

怎么还能是这块儿出问题呢!

刹那间,陈露阳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原因无他,

那油路软管,就是他领导的橡胶车间生产的!!

日了……

陈露阳看着满篇子的油路软管渗油,手掌心冷汗都窜出来了。

亏了自己一天天跟厂领导拍胸脯,说橡胶车间生产的零部件“质量放心”“标准严格”,绝对没问题!

结果出毛病最多的,竟然就是自己车间生产的油路软管

这要是让厂里知道,自己回去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别说评先进了……

不被绑在全厂老少爷们儿老娘儿们面前,接受万人唾骂都不错了。

陈露阳皱眉接着往下看。

“油管渗油”、“汽油进气不稳”、“启动费劲”、“油滤堵塞”……一连串记录全写在那儿。

这不应该啊!

虽然在省机械厂的时候,他经常被派去做翻译、跑厂里的各种活动,

但是车间生产的事儿,他从来没有放松过。

软管都是他亲自挑的加强型管料,耐压耐寒都测试过。

每一批从车间生产出来的零件,他都亲手逐件核对、确认无误,才会慎重在“负责人”那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

无论是软管材质、工艺、还是耐寒标准都符合规范。

他敢拍胸膛保证,每一个从车间出去的零件都没毛病!

材质没问题,工艺没问题,装配也没出错。

可为啥到了用户手里,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

看着看着,陈露阳破案了。

李河的标注后面,每台车都标了油品来源和使用环境。

“……大合炼油厂,民用92#;保原轻质油,散装供给……”

陈露阳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问题根子不在车,而是在油!

这段时间,片儿城好几家地方炼油厂为了省成本,搞出来一批“轻质汽油”。

这种油含杂率高、过滤残渣多,油品波动大。

车子刚加进去是能跑,可过不了几天,油管里就全是残渣油泥。

再加上冬天油液粘稠,软管受热受冷反复循环,

时间一长,软管就容易老化、膨胀、鼓泡,最后裂成蜘蛛网似的一圈圈。

不出毛病才怪!

找到问题所在,

那一瞬间,陈露阳非但没有长舒一口气,反而眉头皱紧了。

老百姓买车容易,加好油难啊!

汽修厂能修车、能换零件,能改进方案,

但油……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事儿。

可问题又偏偏卡在这上头。

一边是精心设计、严格测试出来的标准软管;一边却是流通渠道上掺水的“轻质油”。

你说车坏吧,不怪车

你说不坏吧,油惹的祸真不轻。

一台车卖出去,再能跑再能用,

老百姓要是加不上好油、修不起细病,到头来怨的还是工厂。

陈露阳重重叹了一口气,合上小汽车的表格,又翻到小货车那一摞。

跟小汽车相比,小货车那问题可就热闹多了。

“前减震失效”、“后桥异响”、“车头抬高”、“转向跑偏”……

这一连串的记录把他看得直皱眉。

劲霸小货车本来就是按城乡混用来设计的。

不仅特意加厚了弹簧钢板,加粗了主车架,甚至连轮距和离地高度都做了技术调整。

照理说这车能扛能跑,耐造得很。

可为什么这么多车出问题

陈露阳往下一看!

“装五吨!还拉砖头!”

陈露阳愕然的看着这串数字。

这车设计极限是三吨半,就算偶尔超点载也能接受,

可你非给塞五吨往上怼,车能不哭吗

煤厂、砖窑、粮库、牲口市,哪哪都看上它车身轻巧、调头方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