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二大三的来凑什么热闹?!(2 / 4)

加入书签

铃铃铃

随着上课铃响,

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

陈露阳轻咳几声,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各位学长学姐、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经济系(1)班陈露阳。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阅读萨缪尔森,今天我们读‘生产者行为’与‘生产理论’。”

“……”

由于事先备过课,稿纸上又有已经翻译之后的手稿,所以陈露阳讲起来非常的轻松自如。

讲课的内容和方式也很简单粗暴。

他先一段一段的读原文,然后再翻译成中文,方便大家理解。

遇见专有名词和重要概念的时候,就把名词和释义抄写在黑板上,领着大家读一遍,再把大家不认识的陌生的词汇单独写在旁边,顺便拓充一下大家的词汇量。

他在上面讲,

抄下来。

没办法……不管是大一还是大二、大三,

哪怕他大四了!

都要面对一个残酷的客观现实:

没有教材。

所有的东西都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述来复习。

甚至于他们的课堂笔记,就是下一届学弟学妹的教材。

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把教材一句句翻译给他们听,大家都努力抓住机会,争取多抄一点是一点。

很快,大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生产函数”、“等产量线”、“最小成本组合”等关键词。

陈露阳注意到教室里有人已经抄的手酸甩腕子了。

他便有意识放慢了节奏,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连串的英文,让听课的同学能够借机休息休息。

“arationalproducerseekstoaxiizeoutputoriizest,subjecttonstratsofteologyandresourceavaibility.这句话的意思是理性生产者会在给定的技术与资源限制下,追求产出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

陈露阳还没讲完,一个声音从教室里响起:

“那我想请问一下,这个‘axiizeoutput’和‘iizest’不能同时实现吗”

声音不大,却很突兀。

大家手里的笔一顿,纷纷转头望向发问的人。

那是一位坐在中间靠窗位置的大一男生,穿着蓝灰色外套,神情中写满了疑惑。

“比如说我又想多产又想省钱,那这两个目标能不能一起实现”

陈露阳看向说话的人。

这人他有印象,是大一经济系(2)班的学生。

没有急着回答,陈露阳看向教室问道:

“今天教室里有不少大二、大三的学姐学长,有没有哪位学姐学长能回答一下”

一时间,教室气氛微妙地动了动。

教室里的几位高年级的同学彼此看了一眼。

——问题不难,却不好答得漂亮。

答得肤浅显得不专业;

答得太学术,又容易让底下大一的听不懂。

前后几秒过去,竟没有一个人发声。

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陈露阳没催,也没急。

见没人回答,陈露阳可就不客气了。

“没人回答那我来试试。”

陈露阳举起手中粉笔,反手把那句“axiizeoutputoriizest”中的“or”圈了起来,

紧接着,又在这两个目标词中间画出一条横线:

“这两个目标,看起来是理想组合,但在实际操作里,往往是此消彼长。”

“你想多产,就要多投入,比如多招人、多加班、多开机器,那成本自然就提高了。”

“你想省钱,那就得省材料、降工时、减少投入,那产出也就上不去了。”

“所以,它们不是同时实现的,是‘选择’与‘权衡’。”

陈露阳把粉笔反握,轻轻点了点黑板上的“or”:

“你只能择其一为主要目标,根据现实条件灵活切换。”

“如果你的资源是固定的,那你追求的是产出最大化;如果你的目标是任务量确定,那你追求的是成本最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