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零件的独特标记(4 / 5)
“咱们的零部件大多是小规模找外头代工厂干的活儿,图纸虽然是咱们自己画的,可生产环节零散,哪有统一的工艺痕迹?”
“说白了,这些都是‘临时件’,讲不上啥厂标。”
谭松仁也接话道:“小陈主任,我明白你的意思。”
“一般真正大厂出品的零件,壳体上会铸字,零件编号、合格证一应俱全。”
“可咱这批件子,包装就是牛皮纸一裹,甚至不少还是技校学生做的,精度还得靠咱们后期一道道把关。”
“要说独特标志……实在没有。”
刘康文也点头补充:“是啊!更别说后头咱引进了学生一起加工,谁干的活痕迹都不一样。”
“有人手法细,有人粗糙点,外观上根本统一不了。”
“要是懂行的人拿到手,一眼就知道这是小厂子、试制件,认不出‘是谁家产的’,更别提和大厂件比了。”
听了三个人的话,陈露阳并不意外。
“我知道现在这些零件情况,不可能像厂里那样有编号、合格证。况且咱又不是生产线批量生产,更谈不上什么统一标志。”
他顿了顿,目光认真起来。
“我的意思不是非要找编号。”
“我想知道,除了编号之外,这些零部件里有没有能体现咱们自己特点的地方?”
“哪怕是工艺特征、加工习惯,只要是别人模仿不了的,就能算是咱们的‘印记’。”
听完了陈露阳的话,张国强三个人明白了。
张国强先拿起一根联轴器套筒,拇指在止口槽那来回摩挲,眯着眼端详半晌。
陈露阳注意到,他的指甲在金属弧线上轻轻扣了两下,似乎在比对着什么。
接着,张国强抬头道:“要说独特性嘛……咱这批件子车刀走得慢,工人怕废料,刀口收得干净,所以止口槽两边的过渡弧比较圆润,不像别的零件那样直接干出直角槽。这算是个痕迹。”
说完,他把套筒递到陈露阳手里,示意他摸一摸。
陈露阳一捏,果真比见过的大厂件要圆润几分。
“还有垫片这边,”谭松仁接着开口。
“咱们的垫片配料跟别人家的配料不一样。”
“咱们用的是修理厂联系的橡胶车间余料,手感偏硬,切口边缘光洁,但柔韧性差点儿。用过的人摸一摸,能分得出来。”
陈露阳接在手里一压,果然硬劲儿十足,和市面上那些软乎乎的货不同。
“还有吗?”陈露阳眼中冒出亮光。
“还有就是这点火线圈。”刘康文取过一只点火线圈,小心地剥开外层绝缘胶布,看了看里面绕的铜线。
陈露阳凑近一瞧,线圈层层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