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姐,我耽误你了~(5 / 8)
sp;嗯?!!!
陈拓眼睛亮了。
“行啊,小伙子挺有办法啊!”
真不愧是北大读书的人,这脑瓜确实是灵啊!
陈露阳乐道:“我这也是现学现卖,我在学校不是外联部的干事么,平时跟着我们部长来回跑,啥事都经历点。”
“看得多了,也就琢磨出点门道了。”
陈拓听完,指尖在茶碗沿上轻轻一敲,眉头舒展开来。
其实,对于这个事儿,陈拓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一方面,冬天的冰灯雪景本就是省城的优势,如果能把群众自发堆砌的冰灯、冰雕,提升到全省层面来组织,既有地方特色,又能在全国叫得响;
另一方面,省里的工厂、矿区有大批工人文艺骨干,诗歌、书法、连环画、黑板报、文艺演出,都有群众基础,要是能把这些散落在基层的火花拢到一块儿,也能汇成一股声势。
再配上读书热正兴起的劲头,新华书店、图书馆、厂矿学校一动员,就能形成“全省读书月”,把精神文明的旗帜竖起来。
设想是有了,思路也并不复杂,放在桌面上看,哪一条都顺理成章、顺乎人心。
可真要落到实际操作上,却又牵扯千头万绪,远比想象的难。
冰灯展得牵扯到市公用事业局、园林处,还得有电业局配合供电;
工人文艺要涉及厂矿调度、工会排练,时间和经费谁来兜底?
“读书月”更得发动学校、新华书店、图书馆一块儿动员,
要是没有一套上下贯通的办法,光靠喊口号容易,真做起来就会落空。
再加上,省里几个口子各有各的想法。
宣传口觉得这是宣传部门的事,教育口希望抓在学校里,工会口又主张以厂矿为重点。
大家都说“好”,可一到具体分工、经费保障,谁都不愿先点头。
结果方案一拖再拖,最后只能先压着。
他原想着先从北大那边取取经,摸个准谱,再往省里推。
没想到陈露阳一说,思路跟他对上八成,连细节都合了拍。
刹那间,陈拓瞅陈露阳的眼神都顺溜不少。
就在他准备开口夸夸陈露阳的时候,陈露阳突然状似无意的来了一句:
“这要是我鲁大爷能给我俩大老鹰就好了。”
陈拓:????
刚刚还唠省里的活动呢,怎么一下又扯到大老鹰上了?
这转折是不是太生硬了?!
一点弯都不给自己留啊!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