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要讴歌我师兄!!!(3 / 6)

加入书签

技校和机电技校。

    有了文件和市经委在中间的沟通,几乎毫不费力气,陈露阳就与两所学校谈成了合作。

    作为支持,

    第一工业技校这边划了12名学生,分成了两个六人小组,一组负责车削,一组负责铣削。

    设备上安排了三台车床,一台立式铣床,还有一台标准钻床,

    全部预留出来,供这批零部件试件专用。

    机电技校那边选了10人,同样分成两组,铰削和磨削各带一组。

    其中还有两个是专门从锥孔加工训练班里抽出来的学生,

    他们的设备是一台铰床,一台内圆磨床,还有一台万能磨床,

    跟队老师也都是带过竞赛队的老教员,对技术要求抓得极严。

    除此之外,

    两边学校还各派了一位专门的技术联络员,专职负责跟张楠和陈露阳对接。

    无论是图纸收发、工艺卡确认、工时记录还是试件交接,

    全都形成登记台账,月末上报备查。

    只等张楠和陈露阳分别把图纸和材料都运过来,技校就可以正式安排生产。

    ……

    “完美……”

    “很完美。”

    “相当完美!!!”

    自习室里,

    陈露阳看着手中刚刚写完的论文,忍不住发出心灵的讴歌和赞叹!

    这人怎么就能这么有才,写出这么吱哇倍儿棒的论文!!!

    按照李正繁的要求,陈露阳已经将哲学系需要自己翻译的哈贝马斯以及要撰写的材料写完了。

    剩下需要解决的,就是第一阶段成果汇总与材料准备问题了。

    搞项目,最终目的就是要出成果。

    不管前面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你最后要是啥也拿不出来,那就是空转!

    尤其这第一批成果材料,不仅是阶段性汇报的核心,更直接关系到下一轮经费、材料批复和项目认定的节奏,容不得半点马虎。

    现如今,

    有了第一工业技校和机电技校的加盟,还有张楠和张殿才这两个图纸技术高手把关。

    第一批试用件顺利产出基本没悬念。

    相反,

    最让他上心的,是材料的申报。

    连英华说的对,文书工作是项目的‘外壳’和‘声音’。

    想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