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先出发,别的路上再说(5 / 7)
是这套‘制度构型’的生成过程。”
“这份材料我们不光是要留档,还要提交进项目第一阶段的理论成果验收报告里。”
“市里现在对这个项目盯得很紧,市科委那边明确要求每一个子项目都要附带‘理论支撑说明’。”
“其他院系可以拿一般技术总结应付,但我们哲学系,交的必须是哲学材料。”
李正繁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我们已经把你这篇小结列进了年底的中期成果展示清单,项目会上会专门设一个‘制度构型理论说明’板块。”
“哲学系也要靠这个成果,去申报‘跨学科实践类优秀参与项目’。”
说到这,李正繁语气一转:
“当然,话也说回来。”
“你要是真写得好,这篇材料算你这学期的课程考核成绩。”
嗯?!
听到这话,陈露阳的眼睛一下亮了。
“老师,这个我要是写完了,期末可以不用考试???”
“可以。”
李正繁笑着点头。
“我们准备走‘科研成果替代课程考核’的流程,这边萧主任已经批了。”
“你把材料交上来,系里内部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就能顶掉《制度哲学导论》的期末成绩。”
“换句话说——”
萧辉拍拍他肩膀,笑道:“你要是把这东西写好了,这门课年底就不用考试了。”
陈露阳忍不住接着问:“老师,只能顶一门吗?不能顶两门吗?”
李正繁摇头道:“教务处有明确规定,科研成果可以替代课程成绩,但通常一份成果只能顶一门课,防止‘一稿多用’、掺水太多。”
“但你这个项目是校级试点,又牵涉市科委验收,还有我们哲学系的课题挂靠。”
“只要你这份小结写得扎实,我们完全可以按‘两篇成果’报备。”
“比如这一篇《制度构型》,记进《制度哲学导论》;”
“那份哈贝马斯的德文翻译,加上注释和分析,我们再列成一份‘文献编译与理论评析’,挂到《当代西方哲学选读》。”
他停顿了一下,笑着看了陈露阳一眼:
“而且你要知道,这种课题成果进入课程评估,是要记进你个人档案的。”
“以后你无论是申请科研项目、争取留校名额,还是要老师帮你写推荐信,都有很大帮助。”
“当然,前提得是评审小组点头。”
日……
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