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师兄偏心的太明显!(4 / 6)

加入书签

sp;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但分外坚定:

    “只要是按我们的流程做的,出了问题我来担。”

    “但前提是,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有监督、有依据。”

    “咱们既不是推责,也不是糊弄,这项目我来牵头,我来兜底,但必须是建立在标准统一、过程透明的基础上。”

    这个可是根本问题!

    陈露阳现在手里的材料就只有这么多,每一块都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试制容不得半点折腾。

    他也不愿意把人心想的太坏……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果他为了谈成合作,在责任这里松了口。

    万一回头技校那边拿着自己弄来的材料擅自加工,用错材料、改了尺寸,给自己交来一批废件怎么办!?

    那时候别说后悔了,哭都没地方哭!

    听着陈露阳的这句话,鲁永强和何大华轻轻挑挑眉,下意识的点点头。

    这陈露阳……

    岁数虽然小,办事倒是蛮有章程。

    诚意拿出来了,关键底线摆的清楚!

    陈露阳扫了一圈技校代表,语气放缓了些:

    “从传统的实训路径看,让学生进厂、进车间,跟着一线师傅干,是最稳妥的方式,这也是咱们过去最熟悉、也最成熟的产教结合模式。”

    “但现实情况,大家也都清楚。”

    “这些单位任务重、线条多、节奏快,学生虽能进车间,却往往只能接触流程的一段,做的是辅助型、观摩型的实训环节。”

    “真正主干环节,依然由工厂技术部门牵头完成,学生很难有机会,完整地走一遍从图纸到样品的全过程。”

    “而我们这个项目,虽然起步小、底子薄,但从图纸设计到试制加工,从过程打磨到最终验收,每一环都留痕、有据、可追溯。”

    “只要愿意参与,学生就能走完一个完整的链条,留下实打实的参与记录与成果归档。”

    陈露阳眼神中绽放着强烈的光彩,面对一干大厂厂长和技校技校校长开口:

    “所以我想,咱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我们不是来借设备,也不是让学生替我们打零工。”

    “而是拿着项目的原图纸、原材料、标准工艺,把试制这一段真正交给技校来完成。”

    “让你们的学校,不再只是流程外的挂名单位,而是整个项目试产环节的第一执行方。”

    听到这话,在坐的几个校长轻轻挑挑眉,眼神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刚刚那点“被大学生支使干活”的戒备情绪,似乎被这一句“项目第一执行方”轻轻推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