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回到修理厂(5 / 5)

加入书签

陈露阳打气:

    “小陈主任,咱们剩的钱虽然不多,但要是能攒三个月,就够买一台磨床机,就能自己磨垫圈了。”

    陈露阳摇摇头。

    “咱们加一块还不到10个人,大家又要修车又要磨零件,工作量太大,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望了望墙上大黑板上的高耗损件频率表,

    “修理中心是修车的,不是造配件的。”

    “想要把修理中心开下去,光靠改旧零件不是办法。还是得定标准,画图纸,出设计、出思路、出数据,别人来生产,这才是正经路数。”

    画图纸?

    一听到这三个字,张国强和几个师傅有点挠头了。

    他们这些人,天天跟零件打交道。

    车一开进厂,哪出毛病,听声音、摸抖动,基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但你要是让他们像曹青杭和小吴那些工程师一样画图纸,他们可就不在行了。

    “小陈主任……”陆局看出气氛一紧,替他们缓了口气。

    “像经验图纸,我们大家能画。哪儿大概多长、配哪个孔,锉哪边,焊哪边——这些都能凭经验画出来。但你要说工业制图,那就够呛了。”

    工业制图不是手绘草图,不是画个轮廓标个尺寸就完事儿了。

    不仅要有统一的制图语言和标准化格式,还要考虑零件的受力分析、形变计算、规范结构尺寸、公差配合、材料标注等等方面,需要表达出复杂结构件的精密数据。

    一块小小的垫圈,在张国强他们手里半小时就能磨出个能用的来。

    但如果要“画”出来,让别人按图生产,那估计一整天都画不出来。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把这些经验图纸送回省机械厂,让厂里的工程师画图纸,顺便造一批零件运回来。

    但是这些标准件现在还处在“打样验证”阶段,很多尺寸、接口在做好之后还需要不断微调。

    用厂里的大设备做,既不合算,也太大张旗鼓了。

    要是可以的话,

    最好是能够在片儿城先找个小作坊,按照图纸内容磨出一套模子试装。

    等以后规模大了再集中生产。

    “图纸的问题我去解决。”陈露阳沉吟一下。

    “你们先把经验图纸画出来,能标注尺寸的尽量标清楚。”

    “接口配合点、孔距、对接口的型号都画出来。其余的我回学校找人帮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