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饭局意图(1 / 2)
李海平被董敬国情绪感染,长叹一口气道:“哎!
往事不堪回啊,一辈子一眨眼就过去了,好多事情仿佛生在昨日,可转眼就要退休了,日子不经过啊。”
丁光耀端起酒主动走到身边道:“两位前辈,你俩是金安的功臣,参与了改革展,见证了时代变迁,可以说,一辈子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奉献了烈火青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两位面前,晚辈需要学习得还有很多很多。
按照金安的规矩,我一人敬你们三杯。”
丁光耀今晚豁出去了,吃饭前吃了一大把药,放开了要和他们喝一番。
李海平要站起来,被丁光耀摁了下去,道:“今晚你们都坐着,没那么多规矩。
大家都放下思想包袱,无言者无畏,说什么都不为过。
我也正想听听各位的意见,也好为下一步展提供依据。”
董敬国喝下三杯,笑容满面道:“既然丁书记这么说了,那就说几句吧。
我这也伺候了五任县委书记了,丁书记是第六任,也是最年轻的,学历最高的。
虽说学历说明不了一切,但一个人的眼界和思维是肯定不一样的。”
“丁书记秘书出身,还是跟着市委林书记,现在应该叫林部长了。
站在全市的高度去思考和审视问题,那格局和胸怀自然是不一样的。
要我说,来金安县有些屈才,当个市领导绰绰有余。”
“年轻有年轻的好处,敢闯敢拼敢担当,有勇有谋有魄力,金安县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边缘,展极其缓慢,就需要像这样的年轻人,进行一次破釜沉舟、釜底抽薪的改革。”
“丁书记来了金安几天时间,就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拿出具体措施进行大刀破斧改革。
我们这些老家伙,听到动员会讲话都热血沸腾的,恨不得再年轻几岁,跟着他甩开膀子干。
金安,确实需要改变了,再不改变永远死气沉沉。
远的不说,看看人家临江县,短短几年展的都不敢认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农民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眼红的我啊,不知该怎么说。”
“所以说,我打心眼里支持丁书记的深化改革展,不管成功与否,最起码进行了大胆尝试。
当然,改革肯定要度过阵痛期,各种阻力、矛盾、障碍等等都会层出不穷出现。
这都是暂时的,要是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我们金安的干部就太脆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很简单的道理,怎么有些人就不懂呢。”
董敬国讲的话鞭辟入里,句句在理,直抵人心,就连在外面的乔岩听了都感慨万千。
快退休的老同志都能明白的道理,为何会有那么多顽固不化的人想方设法阻止呢。
说到底,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处理好这层关系,或许会顺利一些。
但就是这个最难,谁都想多吃一口。
李海平接过话茬道:“老董说得很好啊,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怎奈年龄不饶人,力不从心啊。
外人给丁书记扣上改革派的帽子,这个倒恰如其分。
金安县好不容易来了个想干事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你说是吧,老陈。”
陈云松从坐到饭桌上就一言不,李海平突然把话题抛过来还有些接不住。
面露赧色笑了笑道:“两位老领导说得对,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支持。”
董敬国就等着他开口,很自然接过来道:“云松,你比我们小几岁,还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你自己看看,本地人当领导的,除了我和海平,还不就是你的职位最高了。
转眼我俩就退居二线了,你就是金安人的脊梁,必须挺起胸膛给我支棱起来,别到时候让人背后戳脊梁骨。
有什么及时和丁书记沟通,都是为了金安好,难道还有解不开的心结吗?”
听到这里,乔岩基本判断出今晚饭局的意图了。
董敬国和李海平卖命地替丁光耀说话,尤其是董敬国,作为全县少数的正处级领导,站在制高点“训斥”
陈云松,来维护丁光耀的权威。
这点看,此人在做事做人方面,确实有一定高度和水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