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风雨欲来 帝心坚定(2 / 3)

加入书签

这哪里是什么单纯的“遵循祖制”

、“稳固国本”

?背后交织的是各方势力的盘算:有想借此机会将自家女儿送入宫中,攀附皇权、光耀门楣的;有担心皇后一族势力坐大,试图引入新人加以制衡的;也有部分确是出于对皇嗣问题的传统担忧的。

他心中涌起一股烦躁与冷意。

他与溪儿新婚燕尔,感情日笃,他享受这种彼此唯一、心灵相通的亲密,从未想过要第三人插入其中。

皇嗣固然重要,但他相信与溪儿会有自己的孩子,只是时间问题。

这些臣子,为何如此迫不及待?

“众卿之意,朕已知晓。”

待几位大臣陈述完毕,慕容云泽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选秀之事,关乎礼制,亦关乎朕之家事。

祖宗旧制,朕自然知晓。

然,朕与皇后新婚未久,此事不必急于一时。

容后再议。”

他试图用“容后再议”

将此事暂时压下。

然而,提议者显然有备而来。

一位素来与太后娘家有旧的宗室郡王出列,语气带着几分倚老卖老:“陛下!

‘容后再议’恐非良策。

皇嗣乃国本,关乎天下安危,岂能儿戏?中宫若是一直……”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言辞过于直白,改口道,“若是一直福缘未至,难道陛下就要空置后宫,令天下臣民不安吗?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早作决断!”

这话已然带着几分逼迫的意味。

慕容云泽的脸色沉了下来,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位郡王,殿内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五章风雨欲来帝心坚定(第22页)

就在僵持之际,一直沉默的内阁辅,那位历经三朝、老成持重的重臣,缓缓出列。

他先是对慕容云泽躬身一礼,然后转向众臣,声音平和却极具分量:

“诸位同僚,选秀之事,确系旧制,亦关乎国本,尔等所虑,不无道理。”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然,陛下所言亦有理。

陛下与皇后娘娘新婚不久,感情甚笃,此乃朝廷之福。

皇嗣之事,自有天意,亦需人和,操之过急,反为不美。

老臣以为,此事可暂缓一二年,待中宫有所出,再议不迟。

若届时……再循制选秀,亦不为晚。

当下,还是应以稳定朝局、励精图治为重。”

辅的表态,无疑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他既承认了选秀的合理性,未完全驳斥提议者,又巧妙地支持了皇帝,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缓冲期,将矛盾暂时延后。

许多中间派的官员纷纷点头称是。

慕容云泽深知辅这是在为他解围,也是目前最稳妥的处理方式。

他顺势而下,沉声道:“辅之言,老成谋国。

选秀之事,暂且搁置。

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退朝!”

说罢,他不等众人反应,便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殿神色各异的臣工。

退朝回到乾清宫,慕容云泽心绪难平。

他屏退左右,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空,眉头紧锁。

他并非不知皇嗣的重要性,但他更厌恶这种被臣子以“祖制”

、“国本”

为名,干涉他私人情感的感觉。

他与溪儿的感情,是他冰冷帝王生涯中最珍贵的温暖,他绝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来破坏。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只要溪儿一日未有身孕,这样的压力就不会停止,只会愈演愈烈。

他必须要想办法,从根本上打消这些人的念头。

是夜,慕容云泽来到坤宁宫时,脸色依旧有些阴沉。

夏玉溪早已从苏嬷嬷那里听闻了朝堂上的风波,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有委屈,有压力,更有对慕容云泽的担忧和心疼。

她亲自奉上热茶,柔声问道:“夫君,可是朝中有什么事烦心?”

慕容云泽接过茶,却没有喝,只是拉过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他凝视着她清澈的眼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