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你识相点把东头那块地交出来不然有你好受的(2 / 3)

加入书签

无论将来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这片土地,不要忘记咱们的根。”林福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却已经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多年以后,林福已经两鬓斑白,但他依然坚守在那片土地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和这片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每当他走在田间小道上,感受着脚下泥土的温暖,听着风吹过麦浪的声音,他就会想起那些曾经的岁月,那些与土地相伴的日子。

而那片土地,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梦想。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性的光辉。在未来的日子里,它还将继续见证着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因为,这片土地上,有着永远也抹不去的曾经记忆,那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林福坐在老槐树下,望着满天的繁星。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会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与那些曾经的记忆相伴。

“爹,我回来了。”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林老汉的身影,正微笑着向他走来。林福站起身来,迎了上去,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那片璀璨的星光之中。而那片土地,依然在黑暗中静静地沉睡,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等待着新的记忆的诞生。

土地上的曾经记忆

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有一个叫槐树村的地方。这里沟壑纵横,黄土堆积如岁月堆叠的皱纹,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记忆,那些记忆如同古老的根系,深深扎在这片厚实的黄土之中。

村子中央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树干粗壮得需三人合抱,枝叶繁茂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庇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它见证了槐树村的兴衰变迁,是村子灵魂的象征。

故事要从民国初年说起。那时,槐树村有个叫李福生的年轻人,他身材高大,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李福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尽管生活艰难,但李福生心中却怀揣着一个梦想——改变家族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村里有个叫王财主的,家财万贯,在村里横行霸道。他看中了李福生家那块祖传的肥沃土地,那片土地位于村子东头,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种庄稼的好地方。王财主想尽办法要霸占这块地,先是派人上门威逼利诱,见李福生不为所动,便使出了更阴险的手段。

一个寒冷的冬夜,李福生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他披上衣服,出门查看,只见一群人举着火把,正朝着他家走来。为首的正是王财主的管家,他恶狠狠地对李福生说:“李福生,你识相点,把东头那块地交出来,不然有你好受的!”李福生毫不畏惧,挺直了腰杆说:“这是我家的祖传地,你们别想拿走!”管家冷笑一声,一挥手,那群人便一拥而上,将李福生打倒在地。李福生的母亲听到动静,从屋里跑出来,哭着求他们住手,却被管家一把推开,摔倒在地。

这场冲突后,李福生身受重伤,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但他心中的怒火却越烧越旺,他发誓一定要讨回公道,守护住自家的土地。在养伤的日子里,李福生结识了一个叫张义的年轻人。张义是个读书人,在外地求学多年,因不满社会的黑暗,回到家乡,想要为乡亲们做点事。两人一见如故,张义被李福生的坚韧和勇气所打动,决定帮他一起对抗王财主。

张义告诉李福生,现在外面在闹革命,许多地方都成立了农民协会,专门为穷苦百姓争取权益。他们决定在槐树村也成立一个农民协会,团结更多的乡亲,一起对抗王财主这样的恶霸。

然而,成立农民协会的道路并不平坦。王财主得知消息后,四处散布谣言,说农民协会是土匪窝,加入的人都会遭殃。一些胆小怕事的乡亲被吓住了,不敢加入。但李福生和张义并没有气馁,他们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向乡亲们讲述成立农民协会的好处,以及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渐渐地,一些受王财主压迫最深的乡亲开始动摇了,他们决定跟着李福生和张义一起干。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槐树村农民协会终于成立了。李福生被推选为会长,张义担任副会长。他们带领乡亲们制定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