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有进有出(4 / 7)
说《甄嬛传》那边剧本,前期立项,调研搞得差不多了。
现在要开始选角,置景,准备道具。
《甄嬛传》的采取了架空设计,虚构背景。
好处很明显,能避免历史争议。
但流连紫这么干,主要是为了抄袭方便……
架空后就能避开不少和原著雷同的地方,怎么说都行。
但郑小龙和王小平俩人商量后,觉得不行。
必须要“落地”。
因为落地后,影视剧的道具,人物服饰等东西才好做,因为有参考。
架空的话,你得全部从头设计,不光麻烦,还容易为人诟病。
另一个需要“落地”的缘由,就是这夫妻俩给电视剧设计的核心理念。
原著就是一本古风女频,主线是宫斗爱情。
其实那年头很多作品和,都大幅度参考了港剧《金枝欲孽》的内容。
《甄嬛传》也一样。
但郑小龙觉得不行。
单纯的爱情片,没有深度。
所以他的核心理念,是拍封建反封建,拍皇权反皇权。
为什么《甄嬛传》可以流传多年,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不会落伍。
因为故事的底层逻辑没有落伍。
郑小龙本身是大院出身,红的很。
提起封建王朝,尤其是满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黑暗腐朽,压抑人性。
这个思想基调定好后,内容就不会跑偏。
其实一开始流连紫想把故事放在唐宪宗年间。
郑小龙还是挺尊重她这位原作者的,听了她的意见。
可因为“魔改历史”,剧本没过审。
这才选择了清朝时期。
而特意选雍正朝做背景,正是因为雍正这人“不作”。
相较于前后两朝,雍正这人也不下江南,也不搞千叟宴,不浮夸,不好大喜功。
相对来说,比较低调。
死的又早,后宫的史料较少。
内容少,魔改就方便,没人会说你瞎改。
在白纸上才好创作。
雍正朝除了一部《雍正王朝》非常出名外,影视作品也较少。
不像前后两位,都快被拍烂了。
并且雍正这人的民间形象比较“阴暗”,尤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