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武学宗师(5 / 7)
伟性说自己想搞创新,张远是一个字都懒得听。
老套路。
洪金保这边能做的,也不过是将动作设计的更利落,好看。
还是老套路。
所以这片子的内容关键点,其实就一个。
“我想说两句。”
见导演说的差不多了,张远举手发言。
“请讲。”
“关于这部戏,在我的理解中,他其实不是一部功夫片。”
张远的这个言论,让所有人抬起头。
不是功夫片?
洪金保睁大眼睛看向这位后辈,那我在这里是做什么?
“大家别紧张,先听我说完。”
“我认为这部戏,他的定位,应该是一部套着功夫外衣的抗日神剧!”
《叶问》比《霍元甲》强的地方在于。
《霍元甲》的对手是洋人,列强。
有仇。
火烧圆明园谁都记得。
但《叶问》的反派是鬼子!
有血仇。
是华夏民族共同痛苦记忆级别的血仇。
华夏政府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国内都会有反对声音。
但唯独只要听说打鬼子,下至八岁顽童,上至八十老妪。
老头老太太拄着拐都得站起身来吆喝助威。
谁反对,谁就是汉奸,先崩后问,没有冤假错案。
八国联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大清的高层。
当年火烧圆明园,还有不少帝都百姓带路和顺道“捡漏”呢。
烧杀的是富人豪强,国公贵胄,与我何干。
那圆明园的宝贝,不被老外抢,也不是我的。
我爱国,谁TM爱我呀。
和鬼子这种共同死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象。
《叶问》第一部能够大获成功,其实与《战狼》类似,都是动作片但吃上了爱国饭。
这点也契合了奥运后与日俱增的民族自信。
自信,才会感到骄傲,才会真爱国。
那帮恨国党,其实就是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
其实《黄飞鸿》,《方世玉》中,也有抗击外敌的情节,渲染了那种民族大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