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杀降(5 / 6)
确是慈禧说的。
反正太平军有八位将领投降。
李鸿章设鸿门宴,备刀斧手摔杯为号,杀了这八位。
而后更是屠杀姑苏军民至少两万余人。
这还只是屠杀死亡的,进城后打家劫舍连带着死了的还没算。
片子里表现的已经很克制了。
并且因为杀降后,李鸿章的淮军率先进城烧杀抢掠。
古代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一说。
篦也是一种梳子,只不过齿很密。
土匪都只是抢完就走,当兵的来了,那是连人带牲畜,都给你一锅端。
这句话用来形容清军,那可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淮军抢了一通,导致后进城的戈登率领的常胜军收获大减。
老外气恼之下告御状,还同时通知了各国媒体。
将李中堂屠杀本国百姓的事捅到了国外报纸上。
后来还是清庭花了大钱,给对方送了至少7万银元才摆平。
在本国的地头上,还是千年古城。
联合洋人屠杀百姓,最后还因为对方没抢够给人家赔款。
这种朝廷,不灭了都没有天理。
所以张远完全不理解,网络上为何有人为李鸿章洗白,辩解,甚至说他救了华夏。
甲午战争后,伊藤博文亲自点名让这位去交涉,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敌人喜欢的人,能是本国的救世主?
还TM东方俾斯麦……
人家俾斯麦手段是狠,是黑。
但同时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批工人养老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
把这俩放到一块比,就是对俾斯麦最大的不尊重。
老俾头听到这话估计都得气的从棺材里坐起来。
就姑苏杀降这件事,整个影视剧行业,有一位算一位,几乎只在《投名状》中出现过。
所以张远觉得陈可欣这次拍的还挺地道。
并且剧本中,赵二虎在同意庞青云的“投军”提议后,说的是……
“当匪,我们要当最大的!”
投军就是去当最大的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部戏的剧组成员,从上到下,几乎都是汉人,尤其是主创。
至少片子是在用一种公允的态度去阐述故事。
单单这点,来拍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