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这都行!(3 / 8)
p; 才发出了几个音,一旁刚好有一对投宿的母子路过。
孩子看着有个十六七,应该刚上高中的样子。
一听到张远弹的曲子,这小子浑身一哆嗦!
倒不是因为难听。
而是因为,张远弹奏的,便是所有音乐爱好者和练习过钢琴的同僚们最耳熟能详的曲子,《致爱丽丝》。
当然,对着曲子更熟的,还是学生。
因为广播一放这曲子,英语听力就要来了!
张远这一弹,给人家学生都听应激了。
谭盾倒是没啥感觉,他上学那年头还不怎么学英语呢。
不过这位眉头一皱。
“这小子好生疏僵硬啊……”
“有天赋但没好好练?”
“又或者刚才只是凑巧了。”
“这首曲子的难度不大,他弹的也很一般。”
《致爱丽丝》的难度等级大概在四五级的样子,变奏部分稍难,能达到六级左右。
谭盾觉得,张远的程度好像还不如一些初中生……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怎么越弹越好了!”
谭老师不太理解。
如果手生的话,至少得弹几首才能上手。
可他才弹了不到两分钟,便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还在不断进步!”
“这小子开挂了?”
谭盾恐成最接近真相的人。
来到变奏部分时,张远已经大概适应了钢琴的手感。
“哎!”谭盾又是一惊。
“他不光手热了,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觉。”
《致爱丽丝》这首曲子应该是什么感觉?
贝多芬听说了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的故事。
这位女孩为了帮助一位临终的失明老人满足看一看世界的心愿,因而四处求人。
贝多芬知道后,创作并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这首曲子。
失明多年的老人在听完曲子后,说自己见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大溪地的海,阳光,森林和飞禽走兽……
自然,自由,温柔,爱,是这首曲子的主题。
而谭盾老师的感知能力远比普通人强烈。
在听到张远弹到变奏部分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