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成名的代价(3 / 8)

加入书签

nbsp;哈维心说这片子和《疯狂的石头》放在一块,应该是同类型的吧。

    看看就看看,说不定也挺有意思。

    二十分钟后。

    “张,我今天挺忙的,现在就签约吧。”

    彭浩相:……

    《疯狂的石头》可是让哈维看满了全场的,结果一放《伊莎贝拉》,哈维觉得刚刚被《石头》打开的华夏小成本电影之门又被人给关上了……

    而当看到哈维与张远签下了50万美金的版权合约后,彭浩相和杜文澤几人更是眼红到差点滋血。

    50万美金,已经相当于,甚至还超过了《疯狂的石头》的制作成本。

    张远之所以定这个价格,就是想让哈维帮自己当价格之锚。

    他是北美大佬,自然财大气粗。

    别的欧洲小片商拿不出他那么多钱,但也会以他的价格作参考,再考虑到自己所处市场的人口和消费力,便能得出一个大致的价格。

    所以这个价格定太低,上限就卡死了。

    定太高,又会吓走片商。

    50万美金这个价格是相对合理的。

    很快,哈维花50万美金购买了一部华夏小成本电影的事便传遍了整个柏林电影节。

    立马就有大量小片商跟风前来。

    哈维会买,说明这片子有市场!

    此后两天,总共有上百家片商上门,其中十多位与《疯狂的石头》签订了一到两年版权合约。

    张远请了位专业经理人,这种人在电影节很好找。

    大致算了下,共收获了差不多135万美金的版权费。

    去除税费,杂费,到手的应该也能有百万美金以上。

    06年的美金汇率接近1:8。

    也就是说,张远单单这几天卖版权,就收获了800多万。

    而且这部分钱可是不用和院线,出品方分成的,实打实能到手的就是那么多。

    若是想要通过院线获得800万收益,那票房至少得2000万到2500万才行。

    就连冯晓刚都是在00年的《一声叹息》后,才将自己的票房提到了这个级别。

    01年的《大腕》也才不到4000万总票房。

    一部小成本电影想在06年的华夏院线赚到2000万票房可不容易了。

    所以这个销售成绩看似不多,但已经把《伊莎贝拉》剧组那帮人给馋的直流口水了。

    关键《疯狂的石头》哐哐签约,《伊莎贝拉》却到现在都还没开张呢!

    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