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后蜀灭亡,三十六日灭国。(4 / 7)

加入书签

,蜀地民众对中央政权产生了持久的不信任感,民间流传的‘蜀人好乱’刻板印象,由此而起,甚至影响后世对蜀地的政策制定。

    从邓肯的角度上来说,川人的生活节奏还是很安逸的。

    哪来的‘蜀人好乱’这一说法。

    说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识,元朝时期,四川抵抗蒙古入侵,钓鱼城击杀蒙哥后,元军报复性屠戮导致四川人口从南宋的1300万骤降至60万(仅剩约4%),文明形态被彻底摧毁。

    世人多知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跳海,汉家亡天下,又有几人知道偌大四川死得只剩这点人了。

    清军入川后,四川军民抵抗十余年,导致城无完户,民不存一。

    这才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文明断层持续数百年。

    川民不是近代才不负华夏英魂的,他们就从来没有对不起过华夏,从元朝到清朝到近代,川民每一次都打到流干最后一滴血,斗争之激烈,几乎都是毁灭性的代价。

    而且多发生在‘亡天下’的时候,只是亡国的话,四川还是挺安逸的,比如说唐末五代,四川其实过得还行,比中原南汉日子舒服多了。

    甚至成为乱世中的“乐土”。

    哪怕是邓肯打下了成都后,这里的粮价也仅有中原的二分之一,若是太平时期估计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子。

    天府之国,真的是让条狗当皇帝都能大治。

    孟昶玩那么花,大肆收揽美女,宫人数千,夜壶镶钻,水晶宫都修出来了,四川还十分富裕,民众在后蜀灭亡后,依旧还会怀念他。

    但北宋初期,四川却成为了造反的重要叛乱点,只能说一手天胡的好牌,打成了这一副鬼样子,难怪宋朝一直没办法完成大统一。

    所以‘蜀人好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完全是赵匡胤纵兵劫掠才导致了四川民众纷纷起义造反。

    后来东京的繁华,也是抽取天下之血,巴蜀更是重要输血点,北宋时四川税赋一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后世有‘川民不负国’这一说法。

    巴蜀民众绝对对得起宋朝,一两千万人,死得只剩下六七十万,可以说已经快死绝了。

    近代时期,四川军民出川抗日,刘湘以身殉国,四川人骂骂咧咧地把这个横征暴敛将税收征到了1975年的军阀抬进了武侯祠,享受香火祭祀。

    这是真的骂骂咧咧,骂了几十年,该骂照样骂,骂完了照样有香火。

    对邓肯来说,四川这块地盘,可要比南汉强多了。

    人口、经济、手工业、蜀锦等等,都比如今的两广更加富饶,不过也不影响他抄家,这边的豪强权贵,该抄家的还是得抄家。

    善待川民。

    邓肯入巴蜀后,对军纪十分重视,五代十国的军队必须狠狠弹压,这一次负责执掌军法的人便是路山君。

    一路上,劫掠地方,抢夺财富,淫辱妇女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