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天牢寒夜藏诡谋(1 / 2)
长安天牢的寒夜,石壁上凝结的冰霜顺着缝隙往下滴,落在司马昭囚服的破洞上,冻得他打了个寒颤。
但他的眼神却比这地牢还要冷,指尖反复摩挲着藏在床板下的一小片青铜残片——这是当年曹魏皇宫殿柱上的碎片,边缘锋利,是他上个月趁狱卒换班时,从霉的床板里挖出来的“武器”
。
“哐当——”
铁牢门被推开,狱卒老周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几分同情。
他是长安本地人,早年曾在曹魏的粮库里当差,后来季汉定都长安,才转行做了狱卒。
“公子,快趁热喝吧,再过几天,天就更冷了。”
司马昭没有接粥,反而抬头盯着老周:“周老哥,你在曹魏当差时,粮库里的粮食,是不是够长安百姓吃三年?”
老周手一抖,粥碗差点掉在地上:“公子,旧事就别提了……”
“怎么能不提?”
司马昭声音陡然提高,眼神里带着蛊惑,“当年你为曹魏看守粮仓,却被季汉贬为狱卒,每天看着别人吃热粥,自己却只能啃冷馒头——这就是你想要的日子?”
他见老周的嘴唇动了动,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儿子在洛阳的粮库里当差,上个月还因为‘账目不清’被打了三十大板。
你说,要是季汉知道你曾是曹魏的人,你儿子还能保住差事吗?”
老周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他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前程,上个月儿子被打的事,他至今还瞒着家里。
“公子,你……你想让我做什么?”
司马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床板下摸出青铜残片,悄悄塞到老周手里:“帮我带一封信出去,给洛阳城西的王记布庄。
只要你帮我,将来我恢复曹魏江山,让你儿子当洛阳粮仓的总管,比现在强十倍!”
老周攥着青铜残片,指尖冰凉。
他知道这是谋逆大罪,但一想到儿子的前程,还是咬了咬牙:“信在哪?我只能帮你这一次。”
“信在我脑子里,”
司马昭压低声音,“你就说‘东墙第三砖,藏有先帝遗诏’,王记布庄的掌柜自然懂。”
老周点点头,揣着青铜残片,端着空粥碗匆匆离开。
走到地牢门口时,他回头望了一眼铁牢里的司马昭,心里满是纠结——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步,究竟是救了儿子,还是把全家都推向了火坑。
而此时的洛阳城西,王记布庄的掌柜王六正坐在柜台后,手里翻着一本破旧的《论语》,实则在等老周的消息。
他是曹魏旧部王基的堂弟,王基被斩后,他就化名“王六”
,在洛阳开了这家布庄,作为曹魏残部的联络点。
“掌柜的,有人送‘布样’来了。”
伙计小马拿着一张纸条走进来,纸条上写着“东墙第三砖,藏有先帝遗诏”
。
王六眼睛一亮,立刻关了布庄的门,走到后院的东墙下,挖开第三块砖——里面藏着一个油纸包,包着半块曹魏的玉玺残片。
“太好了!
公子还活着,还在想办法!”
他立刻召集了五个旧部,在布庄的密室里商议,“公子让咱们想办法劫狱,咱们得先联系上长安的旧部,再准备好马车和干粮。”
一个旧部担忧道:“掌柜的,长安天牢守卫森严,咱们只有五个人,怎么劫狱?”
“不是五个人,”
王六从怀里掏出一张名单,“这是公子之前留下的长安旧部名单,有二十多个人,都在天牢附近的铁匠铺、粮店当差。
咱们今晚就派人去长安,联系他们,约定三日后夜里动手!”
夜色渐深,洛阳的街道上渐渐没了行人。
王六的伙计小马乔装成商人,背着装满“布样”
的包袱,悄悄离开了洛阳,向长安方向赶去。
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诸葛瞻派来的暗探看在眼里——自从崔烈被擒后,诸葛瞻就加强了对洛阳士族和可疑商户的监视,王记布庄早就被列入了“重点观察名单”
。
长安天牢里,司马昭躺在冰冷的床板上,听着外面狱卒的脚步声,心里满是期待。
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