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科技兴国(1 / 1)
曹丕病愈后像变了个人,开始励精图治,这让诸葛亮意识到,光靠军事手段很难消灭曹魏。
于是他调整策略,把重点放在展国力上。
章武六年,诸葛亮在成都成立了“将作监”
,专门研究各种新技术。
他把全国最好的工匠都召集起来,给他们很好的待遇,让他们专心搞明。
马谡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他改进了诸葛连弩,现在可以连续射十支箭。
张飞试用后赞不绝口:“这玩意儿好!
要是早几年有它,长坂坡上俺一个人就能挡住曹军!”
除了武器,民生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有个老工匠改进了水车,灌溉效率提高了一倍。
诸葛亮很高兴,重赏了这个工匠,还让各地推广使用。
最让人称奇的是,诸葛亮亲自设计了一种新的织布机,织布度比以前快了三倍。
成都的蜀锦本来就很有名,现在产量大增,成了季汉的重要财源。
刘备看着国库里堆积如山的蜀锦,乐得合不拢嘴:“孔明真是全才,连织布都会!”
有了钱,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诸葛亮在各地兴办学校,让平民子弟也能读书。
他还建立了驿站系统,消息传递快多了。
这些变化让曹丕很不安。
他对司马懿说:“诸葛亮这是要跟我们比拼国力啊。”
司马懿建议:“陛下,我们也可以展科技。
听说诸葛亮在搞什么木牛流马,咱们也研究研究。”
可是曹魏的工匠水平有限,仿造出来的木牛流马根本不好用。
司马懿很郁闷:“这个诸葛亮,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东吴的孙权看到季汉的快展,也坐不住了。
他派诸葛瑾来成都,想要学习经验。
诸葛亮很大方,不但让诸葛瑾参观各种工坊,还送了他几架织布机。
刘备觉得不解:“孔明,为什么要帮东吴?”
诸葛亮笑道:“陛下,东吴强大了,就能更好地牵制曹魏。
况且这些技术迟早会传播出去,我们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果然,东吴得到这些技术后,国力也有所增强。
孙权很高兴,主动提出降低关税,促进两国贸易。
三国的竞争从单纯的军事对抗,转向了综合国力的比拼。
这对百姓来说是好事,因为各国都要想办法改善民生,才能留住人口。
章武七年,季汉迎来了大丰收。
粮食堆满了仓库,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也开始增长。
刘备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喜讯,感慨地说:“要是天下早日统一,百姓就能永远过这样的好日子了。”
诸葛亮趁机进言:“陛下,现在我军兵精粮足,可以考虑北伐了。”
这次刘备没有犹豫:“好!
就依丞相之见,准备北伐!”
为了这次北伐,季汉做了充分准备。
新式装备配到部队,粮草堆积如山,年轻将领们也跃跃欲试。
然而,就在大军即将出时,边关传来急报:曹丕御驾亲征,率领二十万大军直扑陇西!
看来曹丕也想趁着自己身体还好,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大战,马上就要爆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