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这么奇怪?(3 / 4)
时间。
“火要小,”巴图用手语慢慢解释,“心也要静。奶液沸腾不是结束,是开始。你要听它说话,看它流泪,等它自己愿意变成另一种模样。”
萨仁专注地看着乳白液体在锅中缓缓涌动,气泡破裂时溅起细小泪珠。当絮状沉淀浮现,她伸手试温,却被烫得缩回。巴图笑了,用自己的手覆上去,引导她再次探入。
“疼吗?”他比划着。
女孩点头。
“那就记住这个温度。”他说,“以后每次做这道菜,都要想起今天怎么忍着痛,把苦难熬成甜。”
中午时分,第一批手工奶豆腐成型。乳黄澄澈,入口即化。林溪尝了一口,忽然转身走进档案室。她翻开《筹建日志》,在最新一页写下:
>三月十五,晴。
>今日新增技能传承一项:传统发酵乳制品制作。
>教授者:巴图?孟和;学习者:萨仁。
>特别备注:该技艺非仅为果腹之用,实为文化基因延续载体。
>另,B超单今日取出两次。一次因情绪波动,一次因腹部隐痛。
>我决定不再逃避诊断。若真是那病,也希望能在清醒时,亲手教会下一个接班人揉面的手势。
合上本子,她望向窗外。晨光正带着孩子们练习“无声报数”,每人拍肩传递数字,错一次就全体重来。萨仁站在队尾,脸上有了肉,眼睛也亮了起来。她时不时摸一摸挂在颈间的铜铃,那是昨晚有人悄悄送给她的礼物,铃身刻着“吃饱了”三个盲文点。
午后,省城来了电话。工程师团队已完成雨水净化系统调试,邀请回声堂派员参与验收培训。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残联注意到“感官替代烹饪法”的创新价值,拟将其纳入特殊教育试点课程。
林溪让晨光起草回函,同时安排玛依莎带队前往学习。临行前夜,她在教室黑板上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春季:建立食材溯源体系,启用批次编码
-夏初:启动“流动心音厨房”项目,改装餐车三辆
-秋收:举办首届跨省残障厨师交流赛
-冬至:出版《无言之味》食谱集,含盲文、手语视频二维码
计划写完,粉笔刚好折断。她望着最后一行字出神,背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周振国。
他递来一杯热水,目光落在“食谱集”上。“我能写序吗?”他打着手语,“题目就叫《舌头不是唯一品尝世界的方式》。”
林溪笑了,接过杯子暖手。“当然可以。”她说,“不过得改个标题。”
“改成什么?”
她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轻声道:“改成《我们烧的从来不是饭,是人心里的荒》。”
一周后,玛依莎归来。不仅带回全套净水操作手册,还带来一个消息:邻省一所聋校希望复制回声堂模式,并愿提供土地与基础建设资金。
讨论会上,有人担忧扩张太快。“我们才二十人,”石头忧心忡忡,“顾得了自己的锅,未必顾得了别人的灶。”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