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项目被拒绝(3 / 4)

加入书签

管,就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不过是在余开宏到任之前就已经弄好了的。

    余开宏也查看了这方面的情况,一个硅晶体三极管,只需要两克多的高纯度硅。一斤高纯硅四百块钱,等于一个硅晶体三极管的硅成本两块钱不到,然后加上制造设备和人工成本。

    一个硅晶体三极管卖十块钱,现在汽车厂的产量每年能达上万辆,这算是值得投的。关键是自己不投也买不到成品硅晶体三极管。

    但是基础硅材料也要自己生产的话,余开宏认为没有必要。一斤硅晶体能解决两百多辆车的启动装置,一百斤能解决两万多辆。

    也就是说只要花四万块钱就能解决汽车厂一年的用量,但是自己生产硅,这还是第一步,后面还要提纯,最关键的还是能直接买到的问题。

    “江总工,这事情我看不急,这硅晶体成品材料也能购买的到,并不影响我们在硅晶体材料上面进行后续的研发。这事情我们以后再找个时间研究研究如何。”余开宏说道。

    江成听到余开宏这样说,神色有点难看起来。他也不是职场小白了,这话看似没有完全拒绝,给你的感觉是延后。

    其实这是大多数领导的一种说话方式,为的只是拒绝的不那么生硬,出现争执的场面。

    “余厂长,我们汽车厂其实对这硅晶体后期使用量非常巨大,我们现在还在研发集成电路系统。一旦研发成功,就需要大量的硅晶体作为芯片材料,然后可以运用在汽车的空调,制动系统~~。”

    江成没有办法的开始跟余开宏解说道,他也知道以现在厂里硅晶体的用量,的确不太适合专门自己去生产材料。

    但是材料要是能自己生产,那就不怕浪费。四百一斤的材料在这个年代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一个普通工人一年都可能挣不到的工资。

    这样贵的材料,对于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也会小心翼翼的去使用。可能每次要使用多少在研发小组里都要去申报。

    江成在给余厂长讲硅晶体的重要性,汽车厂来制造硅晶体,前期哪怕投入几十万都是值得的。何况只是一个小型的电弧炉,而且国内已经有制造电弧炉的技术了,江成和黄文仪预计把硅材料生产出来,前期投入要不了二十万。

    后面提纯之类的,虽然还要投入,但是在江成看来,跟以后的收益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余开宏看了看手表,思考了一下江成的话。他是搞技术的,很明白一点就是外行别指导内行。

    但是还有一点,搞技术的人最喜欢用技术来忽悠人。什么集成电力,什么制动电子系统,防抱死装置。

    江成讲的这一切都让余开宏听不懂,余开宏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不低,他可是带着队伍搞过压缩机,搞过发动机的。

    要是江成自己带队去搞什么集成电路,哪怕余开宏听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但凭借江成的资历和成就,余开宏也可能把这个项目给批了。

    可现在不管是材料的制造和集成电路的研发,主导带领人都是江成的学生黄文仪。

    一个大学生,让她主导材料提炼制造,余开宏相信这不算什么。但是余开宏都听不懂的东西,也让她去带队研发。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