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钢材厂的申建(2 / 5)
长三倍的产量,但所谓的三倍产量,也不过是每月多生产一百多辆轻卡汽车。
一百多辆的汽车,在后世根本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一个月就是多一百多吨的钢材消耗。关键是汽车厂其他产品也在增产。
一辆轻卡汽车,自身总重两吨半多。除了汽车厂要的钢材,其他产业链上要的钢材也是要增加的。
汽车厂这边要采购一百多吨钢材,其他厂零零碎碎加起来也不会少什么。
李主任听到厂里的增产任务,当天就整理好了采购材料的报表跑物资局了。对于汽车厂要的材料,物资局那边肯定审批的很快。
因为汽车厂生产出来的汽车,是能卖到省外去的,也就不存在单方面的利润输出。
但是汽车厂这样发展,省里也要考虑一个问题了。既然钢材消耗提升的这样快这样大,是不是要在赣省内建设一个钢铁厂了。有了钢铁厂,在钢材这方面就不需要利润输出了。
一家大型企业,是能带动企业所在地方很多经济和产业的。
江成的出现,因为提前造出了轻卡汽车。注定要让历史中南京那边的NJ130轻卡汽车不会再出现。
国内目前到处都要用钱,既然有了轻卡汽车,就不可能还花钱去试制其他的轻卡汽车。钱要花在刀刃上,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轻卡汽车的生产厂,但现在国内是不会出现了。
这蝴蝶效应有时候就这样有意思,让一些历史事物消失,但又会让一些事物提前到来。
就因为汽车厂的这次产量扩张,竟然让赣省这边提前申请要建设钢铁厂了。
其实在历史上,是上面的冶金工业部在五七年计划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钢铁厂的。
上面倒是不在乎省与省的交易,那些利润输出。上面考虑要建设一批钢铁厂,是因为工业在发展,很多地方都需要钢铁。给铁路和水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占用了很大的运输资源。
公路运输在这个年代因为道路的问题,只能在城市内进行短途运输,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
在全国很多地方建设钢铁厂,缓解运输压力才是一开始的初衷。
赣省申请建设钢铁厂,可以说是给昌城汽车厂为首的整个汽车产业链配套,而且最少得是一个中型钢铁厂。
这年代的钢铁厂产量低,如果是小型钢铁厂,一年都生产不了多少刚才。汽车厂现在一个月就消耗上百吨钢材,后面再增加,一年能消耗几千吨钢材。
没有一个中型钢铁厂,都不够汽车厂一家工厂使用的。
在大家还认为汽车厂的体量还不算庞大的时候,江成回到汽车厂,一个长期增产计划出来。产业链上的很多工厂也开始行动起来。
像零部件比较难生产的,发动机厂一个月得多生产上百台发动机,橡胶厂也意味着要增产五百条轮胎。都直接在组建临时生产车间了。
小的配套工厂,像灯具厂,也最少是要多招几个工人。
招工,大厂上百人的要,小点规模的厂就算是内部招工,也要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