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京师大学堂 15(2 / 2)
第一次旬考。
朱常澍在济南府暗访时,恰逢一场算学小考放榜。
他挤在那些翘首以盼的学子中间,看着榜上名字与成绩,听着他们或兴奋或懊恼的议论,感受着那股蓬勃的朝气。
山东官员似乎更懂得如何利用文教传统来推行新政,他们将进学馆与地方文庙、书院传统相结合,减少了士绅阶层的抵触情绪……
八、九月间,朱常澍北上,抵达北直隶。
靠近京畿,天子脚下,各项事务的推进自然最为顺畅。
北直隶的进学馆不仅开学最早,规模也往往更大,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甚至已有了一些简单的舆地课程,教授孩子们认识大明疆域及周边国家的大致轮廓。
秋高气爽,朱常澍行走在北直隶的官道上,看着远处井然有序的田亩和道路上往来的商旅,再回想起这大半年来在四省的见闻,心中感慨万千。
他看到了积弊,也看到了变革的希望,感受到了阻力,更看到了底层民众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
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底。
当朱常澍坐在马车上遥望北京城那在秋末冬初的寒风中更显巍峨的城墙时,距离他离京已然过去了近十个月。
离京时是腊月寒冬,归来时已是万物凋零,新一轮的寒冷即将降临……
一年了。
这一趟漫长的巡视,他像一个无声的见证者与推动者,足迹踏遍北方四省。
他从未以太子身份叨扰地方,却通过属官、密信和自已的眼睛,深刻地影响了四省学田与进学馆的进程。
他住过简陋的驿站,吃过粗糙的干粮,听过田间老农的抱怨,也见过寒门学子眼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他没有直接回紫禁城,先至京郊别苑整理仪容,同时递请安奏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