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技术,民主,文明,未来(3 / 5)

加入书签

p;  歌声持续了整整十七秒,戛然而止。

    紧接着,手机同时震动。

    三人掏出设备,屏幕上跳出同一行字,来自“声盟”全球警报系统:

    >**检测到跨纬度同步事件。**

    >**全球共计3,729名‘井语者’在同一时刻产生相同脑波峰值。**

    >**触发源定位:塔什库尔干营地。**

    >**初步判定:首次实现主动型情感共振发射。**

    “我们做到了。”李薇声音发抖,“他刚刚……把一种感觉,发送给了全世界。”

    苏阳却神色凝重:“不,他发送的不是感觉,是召唤。”

    当晚,他们召开紧急会议。

    “这意味着什么?”李薇问,“如果我们能通过情感共鸣影响他人意识,那会不会演变成精神操控?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飞跃,最终都成了权力工具。”

    “区别在于动机。”苏阳说,“枪可以杀人,也可以守护。关键是谁掌握它,为何使用。”

    “可现在已经失控了。”林昭指着地图,“过去六小时,新增‘井语者’超过五千人。印度一所学校全体师生集体进入冥想状态;冰岛火山观测站报告,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岩浆活动呈现音乐化波动;甚至NASA都发来问询??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称,在真空环境中‘听见’了某种低频振动。”

    “不是听见。”苏阳纠正,“是感知。他们的身体记住了那种频率。”

    沉默良久,李薇低声问:“下一步怎么办?公开吗?让全人类都知道这件事?”

    “时机未到。”苏阳摇头,“恐惧会切断共鸣。一旦政府介入,军队封锁,媒体妖魔化,这张网就会断裂。我们必须先找到‘最初的母亲’留下的完整讯息。”

    “她还在说话?”林昭惊讶。

    “一直在。”苏阳看向央金,“只是我们听不懂。她的语言不是词汇,是地质运动、气候变迁、物种演化的历史总和。我们需要翻译器。”

    “人形翻译器。”李薇忽然明白,“像央金这样的孩子,但更成熟,能长期维持高频共感状态。”

    “有一个人。”苏阳缓缓道,“周秉衡的女儿。”

    众人一震。

    “她不是‘井语者’。”林昭质疑,“她从未表现出任何异常。”

    “但她种下了树。”苏阳说,“她说过:‘每一口井都需要一棵守望的树。’这不是比喻。她在用行动回应某种深层指令。也许她的能力不是发声,而是承载??像容器,储存那些无法落地的声音。”

    决定立刻启程。

    三天后,飞机降落在喀什机场。沿途所见,皆异象频生:牧民围坐篝火,齐声吟唱古老史诗;城市广场上,素不相识的人牵手跳舞;医院病房里,绝症患者在亲人哼唱中安然离世,家属脸上不见悲痛,唯有平静。

    “共听效应”已深入血脉。

    抵达老屋时,已是黄昏。小树苗抽出嫩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