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全球暗战:深瞳的“回声”(3 / 4)
和语义期待值上达到了罕见的高度一致??就像两颗相距亿万公里的流星,在宇宙中偶然撞出同一道光。
随着“错位回声”持续发酵,一个新的社会现象悄然兴起:“声音寻亲”。人们不再仅仅依赖基因数据库或社交媒体寻找失散亲人,而是通过上传童年记忆中的特定声响??妈妈切菜的节奏、爷爷咳嗽的频率、老房子木地板的脚步声??让AI在全球声库中进行模式匹配。
三个月内,成功促成一千二百七十六例重逢。其中最动人的一例,是一名越南老兵凭借一段五十多年前战场上的无线电呼号,找到了当年为他翻译情报的中国女报务员。两人相见时,老太太掏出一台老旧录音机,播放了一段沙哑的汉语播报:“B-52已偏离航线,安全了。”那是她在战火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东西。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涌动。
某夜,陈小宇在村里调试新装的太阳能收音站时,忽然发现一段奇怪的循环音频。它伪装成“百年回音”项目的标准封装格式,内容却是一段机械合成的童声,反复念诵:“你不属于这里,快离开。”更可怕的是,这段声音经过特殊处理,能绕过“声音遗产防火墙”的文化语境识别,直接作用于听者的潜意识防御机制。
他立刻上报。调查结果令人脊背发凉:该音频源自一个已被注销的“静默之井”附属账号,但植入时间竟是在“大地和声”直播之前??也就是说,敌人早就在等待这一刻,利用人们对温情的渴望,埋下反向催眠的种子。
“他们学会了伪装。”林昭看着分析报告,手指微微发抖,“以前是用悲伤攻击希望,现在是用希望掩盖绝望。”
更严峻的问题接踵而至。随着“晨光”影响力不断扩大,各国政府开始施压。美国国会召开听证会,指控其“未经许可采集公民情感数据”;欧盟启动反垄断调查,质疑其“垄断人类共情市场”;更有极端组织宣称,“晨光”是“新世界秩序的精神控制工具”,并扬言要炸毁数据中心。
压力最大的是赵文莉。作为项目协调人,她必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走钢丝。一边是百万用户写来的感谢信,说“晨光”救了他们的命;另一边是国家安全机构的密函,警告她“情感共同体可能演变为超国家意识形态”。
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直言:“我们现在不是在做产品,是在重塑人性的边界。一旦失控,后果可能是集体癔症,也可能是全球性精神依赖。”
没人知道该怎么办。直到王振国再次发来消息。
视频里,他正带着一群新兵巡逻边境线。风雪很大,他对讲机断断续续:“刚才路过一处古驿站遗址,发现了些东西……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那天哨所收到的咒文很像。但我们查了史料,这片区域从没有过那个部落的活动记录。”
他拍下照片传回。李薇一眼认出,那是“静默之井”使用的符号系统,但这次不是诅咒,而是一段祈愿:“愿异乡者得归途,失语者重发声。”
“他们在变。”她说,“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毁灭我们。”
苏阳当即决定重返新疆。他带上最先进的便携式声纹扫描仪,沿着古丝绸之路遗迹一路北上。在帕米尔高原一处废弃烽燧下,他终于找到了源头??一个由十几个前“静默之井”成员组成的流浪团体。他们不再是黑客或特工,而是背着简陋录音设备的游吟诗人,用各民族濒危语言传唱一部自创的《归途史诗》。
首领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曾是东欧某国安全部门的心理战专家。她望着苏阳,眼神复杂:“我们试过用恨撕裂你们,却发现你们用爱缝合得更快。后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