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4章(2 / 3)
李氏子弟决计不敢遗忘!”
四十年前壬辰倭乱的时候,距离朝鲜颇近的平户藩便是出兵入侵朝鲜的主力之一。在持续了足足七年的这场战事中,日本的军事优势十分明显,如果不是大明出兵援助,朝鲜估计那个时候就已经灭国了。
但即便如此,朝鲜在壬辰倭乱中也是损失惨重,仅汉城一地的人口,便从战前的九万户减少到战后的不到四万户。而全国人口更是因为这场战争减少到了战前的六分之一,数年间被日本军掠夺的人口多达数十万人。战后朝鲜百业萧条,农业生产几乎停滞,整个社会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崩溃边缘。
而开战之后,朝鲜便断绝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直到1609年签署《已酉约条》,两国才算是正式宣告结束了战争状态。
这场战事可以说是打断了朝鲜的国运,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朝鲜都只能苟延残喘,勉强维持着社会运转。对朝鲜国来说,对日本的仇恨可不是签个停战协议就算揭过的,这笔账一直都记在朝鲜的史书上,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出现,肯定是要报这个仇的。
今年海汉出兵攻打平户,朝鲜愿意给予配合,一部分原因便是这段宿怨所致。虽然朝鲜自身没有出兵参战的能力,但给海汉打打下手倒是没问题,顺便也幸灾乐祸地看看日本人的热闹。
当然如果当时掌权的人是李凒,他或许真会按捺不住,组织人马直接参战。反正跟在海汉军身后喝点汤,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至于说当年与日本签署的停战协定,既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那谁还在乎这已经埋进了故纸堆的东西。
不过要说独自出兵去跟日本人掰一掰手腕,李凒可能就没这种勇气了。他很清楚本国军队的实力,在本地打一打防御战或许还能凑合着拼一下,但要跨海远征日本,他还真是没有想过这么大胆的念头。
王汤姆道:“我国今年讨伐平户的时候,已经将当地军队悉数歼灭,即便日本人在战后又重新组建军队,距今也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远远不足以形成战斗力。在这个时候对当地动手,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李凒试探着问道:“既然如此容易,为何海汉军不自行出动?”
王汤姆笑道:“我军出动一次的费用,只怕是贵国军队的十倍之多,就算能在当地劫掠一些人口,也还是亏本买卖。但如果贵国出动军队去平户收割,应该还是能有不错的收益。”
李凒一琢磨,似乎也的确是这个道理。他在三亚待了一年,对于海汉军的了解自然不差,加之去年便支付过海汉军大笔军费,知道其作战开销十分高昂。海汉自行出兵去平户抢人,那的确很有可能不如掏钱向朝鲜买人了。
当然王汤姆其实还有一个没有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今年海汉军攻下平户之后,在当地的劫掠可谓是刮地三尺,除了掳走数以千计的人口之外,当地的财富也几乎都被海汉军卷走,所以征伐平户的行动到最后算来还能有所盈余。但现在再出兵去打平户,当地百废待兴,可就没什么油水可言了,算上高昂的军费十有八九会赔本。
王汤姆继续说道:“平户当地已经没什么防御手段了,正好挺适合贵国组建的新军去操练一番,获取实战经验。抢回来的人口,统统都可以抵扣贵国的借款,这样也就不会让军队白白出动了。”
李凒听到这里已经颇为心动,但他还是有一点拿不定主意,便试探着问道:“那如果我国出兵,贵国军队是打算连一兵一卒都不派了吗?”
王汤姆道:“陛下应该还记得我前几天提到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吧?类似这样的行动,这个机构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我们会派出少量参与了上半年那场战事的军官充当军事顾问,协助贵国军队的作战行动。”
李凒苦笑道:“所以成立这个司令部之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去洗劫平户藩吗?”
王汤姆道:“陛下不用多想,只当是练兵就好。像这样的对手,这样的作战环境,这种练兵的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的。如果贵国军队能够独力在海外作战了,那大仇得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李凒想了想,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好,那就依王将军的提议,出兵平户!”
李凒并不是傻子,他其实也知道被海汉洗劫后的平户不会有太多油水可捞,这个差事估计也就只能抓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