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 长远眼光(3 / 3)

加入书签

中架起天线,打开电台拍出了一份电报,除了报告目前的谈判进展之外,顺便也要求大本营提供李倧三个儿子的情报,以及选择扶持对象的建议。

这份电报在经由舟山、澎湖两次转发之后,最终被送到了宁崎的案头。宁崎看过之后也不敢怠慢,连夜调取了大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但结果却不甚理想。宁崎不得不结合当下的状况,自行撰写了一份分析资料,用电文回复给身在朝鲜的同僚。

钱王二人看到回电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而内容也是让他们觉得有些稍感意外。宁崎在电文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因为历史所记载的情况与现在的实际状况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出入。

按照历史记载,1612年出生的李溰在十三岁那年就被封作了王世子,但在在丙子胡乱之后便与其妻姜氏和两个弟弟被掳到沈阳当人质去了,后来还随清军一起南下入关。直到1645年清军拿下了北京城,摄政王多尔衮才将李溰释放回国。

不过这位老兄回国之后并没有顺利接任国王,仅仅两个月之后便突然病死,谥号昭显。至于其真正死因则在历史上众说纷纭,但从其妻子被赐死,三个儿子被流放的状况来看,这位昭显世子很可能是被李倧下令处死。至于原因,一些史学家认为昭显世子在长达八年的人质生涯中逐渐发生了心态转变,在清廷的笼络之下慢慢立场也倾向于支持清国。特别是亲身参与了顺治帝在北京天坛举办的登基仪式之后,认为需要重新定位朝鲜与清国的关系,而这是那个时空中心向大明的朝鲜统治阶级所不能接受的。

李溰死后,老二李淏很快便也被释放回到朝鲜,同年被清廷封为朝鲜世子,四年之后李倧过世,李淏便继任成为了李氏朝鲜的第十七代君主,史称孝宗。

但在这个时空当中,所谓的丙子胡乱延迟了半年多才发生,而且清军并未像历史记载那样赢得战争胜利,而是到大同江就被海汉为首的联军击溃,根本连汉城的边都没摸着就撤军了。朝鲜作为战胜方,自然也不会再有世子被掳走当人质这样的状况发生,更不会去沈阳与清人同吃同住数年之久。

在这个时空中,李溰、李淏,甚至是那个在历史资料中被一笔带过的老三李濬,其实都有成为继任者的可能。当然了,这其中李溰的机会是最大的,毕竟他才是名正言顺早就得到册封的世子,而他的两个弟弟只不过是候补选手罢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