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战义州(2 / 3)
而当晚清军虽然攻破了城防,但因为守军提前用乱石树干从内堵住了城门,所以清军也无法大举入城清剿守军,在城内摸黑进行的巷战十分胶着,不具备兵力优势的清军只能逐街逐巷地与城内守军展开争夺,双方的战损都不小。
义州城战事彻夜未歇,到天明的时候,清军已经控制了城内三分之二的地区,仍有千余名守军借助城内的房舍构筑防线进行坚决的抵抗。
清军虽然已经占领了城内的粮仓,但这个节骨眼上要重新将被堵住的城门打开,至少又得花费小半天时间,所以在城内的清军军官索性便分出一部分士兵,让他们驮着米袋上城墙,然后从城墙上把米袋吊放到城外。这样的效率虽低,但好歹也算是让口粮已经基本告罄的清军看到了希望。
然而还没等清军把这些粮食变成米饭下肚,追兵果然便已经杀到了。海汉的两个步兵营状况比清军其实好不了多少,连日的行军作战已经让绝大多数人疲惫不堪,军粮和弹药也所剩不多,就连仅有的一步随军电台也出现了故障,暂时无法使用了。不过好在电台坏掉之前已经接到了指挥部的通知,联军舰队已进入鸭绿江,并且会在义州城附近的江岸向他们提供援助。
高桥南在望远镜中看到义州城头上的清国旌旗,便知这座城池可能已经丢了。以他目前指挥的兵力当然可以尝试夺回这座城池的控制权,但没有这个必要去冒这个风险,攻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死伤先不说,要是进城之后被清军包围,那很快就会陷入到弹药耗尽的窘境中。
其实高桥南率领的部队在昨天午夜就能赶到义州城,但侦察回报称清军很可能已经攻破城防,高桥南便没有再急于靠近城池,而是先带队去到预定的会合地点,等待补给船队的出现。
但由于高桥南部的行军日程并不确定,所以也没有提前约定准确的会合时间,结果就扑了一个空,到天明之后高桥南等得不耐,便让大部队继续等候,自己带了一部分人马先来到义州附近,观察战局动向。
海汉军队的出现并没有瞒过义州城外围的清军游骑,这个消息很快便送到了皇太极的大帐中,但他此时正在为另一件事而烦恼——派去侦察下游江面状况的骑兵带回消息,九连城、威化岛一带的江面上有海汉舰队活动。
这几乎就是堵上了清军从这里渡江回国的通道,有武装舰队守着这段江面,清军便只能另行寻找渡江地点了,而这必然又是将是一趟伴随着无数小规模战斗的漫长行程。
皇太极甚至都没有打算再在威化岛附近做一些无谓的渡江尝试,直接便下令各部尽快收拢部队,将义州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然后出发向鸭绿江上游行进。如果不摆脱海汉舰队,那这几万人也休想能安安稳稳地渡江回国了。
然而想走掉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等清军整备完毕打算离开义州的时候,高桥南的部队已经在义州东北方向的江岸边完成了补给,一部分伤兵和病号被运兵船带走,而同时又有独立团的一个营及海军陆战队的两个连在这里登陆加入到高桥南的队伍中。不仅如此,新来的援军还带来了大约十门野战炮,这对于多日以来因为缺乏重火力而无法与清军展开正面对决的高桥南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而清军避开海汉舰队的举动也并未出乎高桥南的预料,毕竟相较于跟武装舰队在江面展开决战,那还是在陆上与海汉军过招的生机更大,至少兵力上的优势还能让海汉军在交战中有所忌惮。
所以高桥南提前便让部队在义州城东北二十里处的江岸附近构筑防线,试图要在这里再对清军进行一次阻击。打完这一仗,独立团大概也就会主动收兵了,毕竟以部队目前的状态,也基本打不动了,再跟清军一逃一追地缠斗下去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了,对已经基本达成作战目的的海汉军来说,在基本确定清军是要收兵回国的前提下,己方还遭受更多的战损就不值得了。
战斗毫无悬念地在当天下午打响,清军在丢下了两千多具尸体之后,果断放弃了继续攻打这处看起来其实并不太牢固的防线,转而向南再一次主动进入了山区。清军的战术意图很清楚,就是宁肯多绕几十里地,也不想再与海汉军打这种正面对决的消耗战了。
这次高桥南也没有再下令强行追击了,只是让新近赶到的两支部队在后面坠着清军,确认他们的行动方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