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3 / 4)
营来做。这个工作需要每天在水里连续泡上好几个小时,不但消耗体力巨大,而且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甚至下身泡到发烂的情况也有,因此一直都是作为惩罚手段,罚一些苦役中的刺头去做这个工作。
“首长们说了,年底之前,三亚内河港的主体工程一定要完工,要赶工,那就得那人往里面填才行。”于大山抬手指了指坐在‘露’天敲石头的这些苦役道:“首长们对这些南越战俘的态度,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明白明白,小人完全明白。”李‘毛’仔赶紧应声道:“小人定会看紧他们,若是有那不听话的,小人自会按于头的意思去办。”
李‘毛’仔在三亚新港的工地上也待了一段时间了,自然看到了南越战俘与苦役营中其他人的待遇有所不同。现在的苦役营中除了南越战俘之外,还有来自崖城的犯人,犯了事的归化民,以及少数像李‘毛’仔这样来自大陆的战俘。而在这些人员当中,南越战俘的待遇无疑是最低等的。这些人基本上就是被当作了消耗品在使用,所有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几乎都是用的南越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工伤和过劳死,也是以南越人的数量最多。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执委会的态度起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南越人在人种、语言、生活习惯上都与北越有一定的区别,要改造这些人所需‘花’费的资源就相对更大,而且本地又有大量的北越归化民,多年内战形成的世仇难以轻易化解,这些南越人即便能够完成改造,想要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执委会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运行中就把南越苦役当作了消耗品,上行下效,到了基层之后,这种情况自然更加严重一些。虽然在严格的看管之下,还不至于发生故意虐囚之类的事情,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对这些南越苦役没有什么同情心可言。
换言之,这些南越苦役到港之后日子最好过的一段时间就莫过于当下了,等他们稍稍适应了本地的环境,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之后,可就不会再有坐在地上敲石子这么“轻松”的活给他们做了。能够硬抗到刑期结束重获自由的人肯定会有,但这个数目占整个南越苦役总数的比例也肯定小得惊人。
穿越集团目前的状况是建设开发的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规划的严重迟滞。然而基建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执委会为了能够更快地实现向外扩张,不得不对各种工程的工期都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如果不是现在有大量的免费苦役可用,建设部恐怕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执委会的要求。对于这个过程中肯定将会出现的大量人员损耗,执委们都心里有数,但并不会有人公开提出来。哪怕是最喜欢维护人权的顾凯,在这种时候也很聪明地闭上嘴充当看客——在政治正确与维护人权之间该选择哪一方,顾凯心里非常清楚。
对苦役的这种严苛的压榨,在本地民众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些人要嘛是罪犯,要嘛是战犯,没有被海汉首长们吊死就已经算是开恩了,现在要拿粮食养着他们,让他们干活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至于说劳动强度太大,待遇太差,这就更不是什么值得争论的问题了——如果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样好,那谁还愿意想法设法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归化民的籍贯?
随着穿越集团实力的扩张,归化民入籍的好处也越来越大,如今已经不单单只是吃饱穿暖的待遇,教育、医疗以及住房这些相应的社会待遇也在逐步提升当中。
普通的归化民家庭都可以将子‘女’送入本地的学校就读,只要有归化民的籍贯就一律学费全免,‘成’人也可以自行报名参加各种形式的识字班、夜校、技能培训班等免费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现在在归化民的劳工等级升迁条件当中加入了对识字率的要求,归化民主动参加各种扫盲班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去年。而民政部通过各种途径招揽来的落魄文人在这个领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吟’诗作对写八股的本事虽然在胜利港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但就算单单教人识字念书,收入也已经远胜于从前。虽说海汉人颁发的各种教材中并没有四书五经,全是自行编纂的内容,看起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在胜利港住上一段时间,充分享受了海汉式的糖衣炮弹之后,落魄文人们就很难再坚持理想,纷纷选择了留在这里做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