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九十八章 诸恶皆非恶,公义非人心(2 / 7)
“他们满身的怨气,根本不想做工,最后沦为盗寇的可能性很大。”
好吃懒做,想要通过长途迁徙就可以不劳而获的人大有人在,即便是在大明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到了南洋,觉得种不如抢,以偷窃、劫掠为生,最终死在了总督府的牙兵手中。
林辅成紧接给陛下算了一笔账,吕宋总督府在政策没有调整前,选择怀柔,付出了极大的治安成本,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云泥之别。
“朕听明白了,除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吃懒做、想要不劳而获之外,朝廷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开支,来减少他们惹是生非,无论这个成本是什么,但从经济账上看,是完全的弊大于利。”朱翊钧听来听去,明白了林辅成的意思。
即便是以经济上的诉求去判断,无差别引进夷人,也是赔钱的买卖。
林辅成继续说道:“其实广西的甘蔗种植,也是一个例子,安南人做了雁行人,广西地面,严禁安南人偷偷留在大明,需要砍甘蔗就让他们进来,不需要的时候,就让他们离去。”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凡是少一个,都要连坐整队。”
“之所以形成这种被广泛认可的规矩,是长久以来反复实践得到的结论。”
朱翊钧点头说道:“血裔认同是大明人这个集体的基础。”
“陛下圣明。”林辅成就是这个意思,血脉上的一致,才是同为大明人的根基。
他补充道:“比如黎牙实、伽利略这种长期居住在大明,对国朝有巨大贡献者,也可以特许以大明人身份对待。”
“这里面要有个硬性的时间规定,比如最少要在大明呆十五年以上。”
并不是把门关死,自古以来,任用‘鞑官’的现象就从没断过,比如汉武帝时候的托孤大臣金日磾,就是匈奴人。
经过长期观察,确实对大明真心认可,而且像伽利略到大明先行了两年医,帮助惠民药局防治天花为大明做出贡献的人,是可以成为大明人的。
“有理。”朱翊钧认可了林辅成的说法。
大明正处于从国别历史转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在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移民这个问题,是大明必须面对的。
答案也是非常明显的,拒绝大规模移民,条件极为严格的同时,打击非法移民。
林辅成为大明皇帝分享了两件八卦,让朱翊钧叹为观止。
第一件小事,是在吕宋总督府。
一个红毛番,用力的将一个夷人踹倒在地上,这名夷人是一名老人,而后,这个红毛番用力的对着老人的脑袋踹了十几脚,将老人踹死在了地上,但周围的夷人没有一个敢上去阻拦。
因为吕宋以前是西属总督府,是殖民地,当地的夷人根本不敢升起任何对抗的心思,还是吕宋总督府出面,将这个红毛番抓捕归案,并且处死。
林辅成亲自问过好多夷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们认为是殖民者之间的战斗,和他们无关。
林辅成不解,受害人明明是夷人,为何夷
↑返回顶部↑